山河有梦 |
|
|
|
当复兴号列车穿越燕山山脉的晨雾,当雅万高铁掠过爪哇岛的棕榈林海,当14.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岭南花岗岩地层中轰鸣掘进,一幅以钢轨为笔、山河为卷的壮阔图景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中国电建水电七局的建设者们,用智慧与汗水在经纬纵横间书写着新时代的交通史诗,用实际行动为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让"五讲四爱三心"的精神火种在千里铁道线上生生不息。 钢铁长龙续写百年传奇 回首百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老京张铁路犹如一条钢铁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艰难地蜿蜒前行,它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彰显着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而百年之后,2019年12月,新京张高铁震撼登场,实现了从蒸汽时代到智能高铁的伟大跨越。2016年3月,七局人肩负使命,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建设征程。中国首条高寒大风沙地区的高速铁路,七局人用智慧和力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龙洋河高耸的桥梁是他们坚定的身影。草帽山中蜿蜒的隧道是他们无畏的脚步。 京张高铁的顺利通车,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七局人担当使命、勇毅前行精神的生动写照,它让山河的梦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中国标准绽放异域山河 如果说京张高铁是国内轨道建设的辉煌典范,那么雅万高铁则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作为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水电七局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彰显着央企担当。 驰骋在千岛之国的大地上,他们面临着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地质条件、文化差异和技术标准等诸多挑战。然而,七局人没有退缩,他们积极与当地政府和企业沟通协作,深入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将中国先进的高铁技术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建设过程中,他们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东南亚地区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扩大中国高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合作圈。 雅万高铁就像一条友谊的纽带,连接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让山河的梦想跨越国界,走向世界。 云中铁轨造福幸福川西 岷江峡谷的云雾深处,美丽的川西隐匿于崇山峻岭的苍茫之中。交通不便,出行受阻,使得这片土地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水电七局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号召,毅然扛起了振兴川西乡村建设的重任。都四山地轨道交通项目2标施工任务,对于七局人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面对康通隧道的高瓦斯突出风险,七局的建设者们化身为“地质医生”,精心构筑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网”。建设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力求做到建设与保护并重。 这条轨道交通线,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川西人民的希望之路,它承载着川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局人用自己的双手,共绘川西人民的美好愿景,让山河的梦想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金线银梭织就中原经纬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如今,水电七局人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嵌经纬、织路网。 随着郑济高铁、莱荣高铁的开通,中原各个城市之间不再是散落的珍珠,而变成了夺目的项链。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人员、物资、信息的流动更加便捷高效。这不仅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津潍高铁、平漯周高铁也在紧锣密鼓地冲刺建设中,它们将开启中原大地大高铁时代,为中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七局人就像勤劳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寸铁轨,让山河的梦想在中原大地熠熠生辉。 从深汕高铁盾构机刀盘迸发的火花,到平漯周高铁接触网上跳动的电弧,中国电建水电七局的建设者们正在缔造新的传奇。当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因半小时交通圈加速融合,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争相引入中国高铁标准,这条钢铁动脉承载的不仅是飞驰的列车,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定脚步。 山河有梦,大道如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中国建设者将继续以匠心浇筑通途,用铁轨丈量梦想,让更多"幸福列车"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