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己同行 岁晚犹春

发布日期:2025-10-17     信息来源:机关   作者:郁华君   字号:[ ]

岁月如流,忽焉已至人生中途。回首来路,但见烟霭苍茫,恍然惊觉最长久的同行者,始终是自己。

与己同行,是一场静默而深远的修行,是一段向内探寻的旅程。在时光的沉淀中,我逐渐体悟那生命的三重境界:阅己、悦己、越己。它们并非孤立分割的阶段,而是彼此交织叠映的和声,奏响一曲属于自己的生命丝竹。

阅己,是一场向内的凝视与解读。年少时总想阅尽人间春色,追风逐月,奔赴远方,急于探索世界,热衷于在喧嚣中寻找答案,却很少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直到某天临镜自照,忽见鬓边星霜暗染,眼角细纹悄然延展,才发现这朝夕相随的皮囊内,竟藏着未被读懂的自我。

我开始翻阅自己,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沉潜入心的对话,像启封一页页泛黄的信笺,摩挲每一次抉择背后的悸动,理解那些看似偶然却早已注定的人生轨迹。少年的梦想、青年的莽撞、中年的执拗,就如拂去岁月的沉淀,拾起散落于光阴中的碎片,拼凑出完整的“我”。

这不是沉溺于往事,而是对生命脉络的梳理。唯有真正读懂自己,才能明白“我何以成我”。阅己愈深,内心愈澄清,那是一种不再逃避的坦荡,一种敢于直面阴影的成熟。在自我认知中,方知谦卑从何而来,勇气又因何而生。

悦己,是与自我和解后的相拥。行过半生风雨,终于学会不再苛责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曾经为“不够聪明”焦灼,为“不够成功”羞愧,为“不够周全”自责。如今才明白,真正的成长,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理想模样,而是在认清自我后,依然愿意拥抱真实的自己。

它是拒绝浮名虚利后的笃定,在众人定义的成功之外,寻得属于自己内心的清寂;它是风雨洗礼后的从容与澄澈,不必耀眼,亦能安身立命守住本心;它是独斟清茶时的氤氲,独步黄昏时的晚风,夜读偶得时的沉醉,此间滋味,只有自知。

悦己之道,是让生命从“该如何”的桎梏中解脱,回归“我喜欢”的本真,就像一幅水墨留白的画卷,空灵处更显深远意境。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也是风景。自歌自舞自开怀,心安即是归处。

越己,是生命永不停止的自我超越。它不与人争胜,而是和昨天的自己赛跑,不为赢得人前的掌声,只为内在疆域的不断拓展。当一个人停止超越自我,真正的老暮才才悄然降临。

年岁从来不是停滞的理由,而是积淀的馈赠。我仍愿尝试学习新事物、新技能,尽管手指已不再灵活;挑战陌生领域,哪怕起步维艰。读完一本难懂的书,学习一项数码技术,理解一种新知灼见,每一次小的突破,都是对旧我的一次跨越。这些看似微小的“越”,终将堆叠成生命的高度与辽阔。

我见过古稀之年开始学画的老人,笔触虽生涩却满含热忱;耄耋之年撰写回忆录的长者,字句间流淌着岁月的智慧。他们是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最动人的诠释。越己需要勇气,但回报的是生命维度的拓展和精神世界的年轻,只要依然愿意启程,生命之趣,便在于日日新,又日新。

这三重境界,如同循环往复的生命之舞。阅己愈深,愈能悦己,真正读懂自己,才能接纳这个真实却独特的生命;悦己愈真,愈敢越己,唯有内心安定、自我认可的人,才有勇气走向未知,突破熟悉的疆域;越己愈多,又需重新阅己,每一次超越,都会带来新的困惑与领悟,促使我们再次向内探寻:“此时的我,究竟是谁?又将去向何方?”

如此循环,生命便在自我对话中不断成长、更新、丰盈。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却因每一步都走在心之所向的路上,而显得格外踏实与动人。

此刻,站在人生的山腰,回望来路烟雨,前瞻万里云月,我愈加明白:生命最美的景致,不在远山巅峰,而在与己同行的登临路上。那些深宵自语,挫后重生,平凡日子里的悲欣交集,编织成了独一无二的生命锦缎。

待到夕阳满山,暮色苍然,终于能够对自己说:一路风尘,幸未相负。

阅己千遍,此身犹新;悦己如初,心生欢喜;越己向前,无惧年华。这,或许就是生命最好的光景,与己同行,百岁如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