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局网群 > 三分局 > 专题报道

【特别报道】“乌”所畏惧:守得云开见月明

发布日期:2025-07-18     信息来源:乌海   作者:张露   字号:[ ]

在内蒙古乌海市甘德尔山苍茫的褶皱间,重型机械的轰鸣与山风交织,奏响能源建设的雄浑乐章。

2025年7月15日,随着最后一个基础面验收合格,地下厂房正式向机电安装标交面,这座深藏山腹的“地下宫殿”以长173米、宽25米、高54.3米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每一寸都镌刻着项目团队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的印记。

技术利刃拆解地质难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所作的强调。

如何以创新破解地下施工“层层关卡”?

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工程规模宏大且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洞室群地层岩性多变,断层构造发育,每一步施工都“如履薄冰”。项目部深挖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成立项目科技攻关小组,将创新因子注入施工工艺中,组织技术团队开展科研攻关,不断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

自2023年10月16日厂房首层开挖以来,项目技术团队秉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的理念推进施工。他们捧着设计图纸反复推演,将原设计的七层开挖方案优化为六层,精准梳理每一层施工工艺,为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筑牢基础。

面对第一层开挖时岩层面大量缓陡倾角裂隙带来的掉块风险,技术团队运用“一炮一设计、一炮一总结”机制,每日根据掌子面最新揭露的地质情况调整爆破参数,形成“动态优化、即时调整”的闭环管理。

以科技赋能施工建设。项目工作始终将“四新技术”的运用作为核心策略。通过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和工艺技术,成功实施锚索钻机技改,实现厂房顶拱锚索无平台钻孔减少施工干扰、降低安全风险,优化底板保护层光爆孔样架装置,采用绞盘式钻孔样架替代传统样架,保障造孔质量等,为项目的高质量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岩壁吊车梁开挖阶段,项目部技术团队积极探索,采取系统预锚超前支护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成功克服多项不利因素,确保岩台开挖成型质量。岩壁吊车梁施工任务全程仅用27天时间浇筑完成,为后续地下厂房开挖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同打开难题的“金钥匙”,不仅破解了技术瓶颈,更实现了施工成本、安全风险双下降,为地下厂房顺利移交铺就了技术坦途。

4月30日厂房安装间向机电标交面;

7月1日“乌海号”TBM顺利始发;

7月10日主变洞向机电标交面;

7月15日地下厂房向机电标交面……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项目团队过五关、斩六将,突破一层层技术关卡,攻下一道道施工难题,最终圆满完成了各大节点目标。

岩壁吊车梁、吊顶支座梁混凝土外观效果

安全盾牌护航地下征程

地下厂房顶拱及岩壁吊车梁地质隐患高悬,落石风险时刻威胁洞内开挖、支护作业安全;洞室封闭空间烟气扩散困难、加之巨大的防火压力……诸多安全隐患交织,让项目安全管控难度呈指数级攀升!

高风险环境下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乌海抽蓄数字化智能监控系统的电子眼,像一群警惕的“安全哨兵”,24小时睁着锐利的眼睛扫视每个作业面,连洞室角落里最细微的动作都逃不过它们的注视。这些“哨兵”不仅看得清,更“懂”安全——一旦发现有人头顶空空没戴安全帽,或是帽带松垮垮挂在脖子上、帽顶歪到一边,它们便立刻绷紧“神经”,时刻保持着“较真”的态度,用急促的警报声发出严厉“提醒”!”

“安全是地下工程的生命线,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这是项目安全管理团队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三个让步”、“不安全不生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不是印在条幅上,而是融入施工建设全过程的铁规矩,硬杠杠。

项目部构建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体系,像一张细密的网,将安全责任精准覆盖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建设者。领导干部带头履行“人、机、料、法、环”考核认证、“安全包保”职责,鞋上的泥痕、安全帽上的擦痕,都是深入地下厂房的见证;从技术方案编制、审批、评审、论证、交底到现场执行;设备进场验收、日常检查、维护保养、退场全过程管控;危险作业严格执行作业票审批管理要求,杜绝无票作业、无计划施工,每个环节都带着“安全否决权”,任何一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序,都过不了审批关。

针对深大竖井及地下洞室施工可能出现的坍塌、高处坠落等安全风险,编制的26项应急处置预案,经过6次实战演练不断完善,从警报响起到应急救援队伍携带设备抵达指定位置,响应时间从最初的6分钟压缩到3分钟。“每次演练都是实战预演,”项目安全总监洪泽兵说道,“地下洞室施工变数多,只有练到极致,才能在真遇到事时不慌不乱。”项目部不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

安全“回头看”机制更让管理形成闭环。对已整改的隐患,复查小组会带着原始记录“按图索骥”,确保整改不走过场;每个月的安全分析会、每个季度的安委会上,安全、技术、施工、设备等部门坐在一起,从岩层变化、设备状态、人员操作等方面梳理新风险,将安全管理的关口不断前移。

那些密密麻麻的安全数据,记录着635个日夜的坚守。这道固若金汤的安全防线,不仅护航了施工全过程,更成为项目部递给后续建设的一张放心牌——因为他们知道,对于深埋山腹的工程而言,安全永远是最坚实的基石。

安全大检查

党建引擎驱动高效履约 

一枚枚党徽,照亮了建设者的精神坐标;一个个“党员责任区”,是攻克难题的“技术创新榜”。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鲜红的党旗始终在建设第一线猎猎飘扬。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红色引擎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抓细抓实目标成本穿透式管理和过程监管,以党建之力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党建引领平均每个项目节省100万”主题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上党支部书记杨帆的话语掷地有声。

项目部全体党员庄严签订《“党建引领平均每个项目节省100万”个人承诺书》,立下“军令状”。以精细化管控为突破口,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降低采购成本、严控过程损耗、创新技术应用等举措,确保2025年底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进一步彰显了项目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的硬核担当,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锚定了方向。

“请党组织放心,我们党员突击队全体队员定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项目早日投产发电贡献全部力量!”党员突击队队长曹官军在“擎旗奋战,挺膺担当,党员突击队在行动”主题党日授旗仪式上庄重宣誓。队员们纷纷亮明党员身份,许下铿锵承诺。他们冲锋在前的身影,成了施工现场最耀眼的风景线,如星火燎原般点燃整个项目团队的斗志,引领着大家奋勇向前。

党建引领,筑牢建设“压舱石”。项目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将党建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到项目建设各环节。

向难而进,全力攻坚。党支部在生产攻坚的关键时期,设立党员责任区与示范岗,精准划分责任区域,清晰界定责任内容,合理配置各方资源,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为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面对厂房安装间底板混凝土浇筑、地下厂房向机电标交面以及出线系统、尾水系统等关键施工节点,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党员突击队对施工全程展开全方位、全时段的动态管控,确保施工各环节有序推进;积极强化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沟通协作,构建党建联建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优良环境,保障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

在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建设的征程中,党建工作如同强劲的引擎,为工程推进注入不竭动力。项目部创新“党建+生产”管理模式,将支部力量深度“嵌入”项目生产管理全过程,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在厂房清基等关键工序中展现团队风采。面对洞室开挖过程中通风散烟、道路交通等难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强化过程管控,确保开挖支护作业有序推进,为节点顺利完成注入强大动力,不断擦亮“蓄能先锋党支部”品牌。

水电七局乌蓄项目部在业主乌蓄公司2025年度施工区大党建“创优攻坚争先锋”活动考评中荣获“月度创优达标先锋队”、“季度创优达标标杆奖”。

为山着,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饮,以就万仞之深。地下厂房的顺利移交,一点一滴都凝聚着项目团队的心血。水电七局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党建引领三部曲,谱写了激昂的建设之歌。在下一步工程建设新的征程上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精神,不断跑出工程建设加速度,为地区能源事业发展贡献七局智慧、七局力量。

谁无暴雨劲风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酣,而“蓄能先锋”的故事,仍在继续……

地下厂房顺利交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