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中国 |
|
|
|
1919年5月4日,北京街头的学子们振臂高呼,呐喊声如惊雷划破长夜,穿透百年时空,在中华大地上激荡出永恒回响。百年时空流转,当历史的坐标定格于2025年,五四精神早已熔铸为中国青年的精神脊梁,在时代的奔涌中淬炼出更璀璨的光芒。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至暗时刻,这场思想觉醒迸发出惊人能量,青年们以血肉之躯,撕裂了旧制度的铁幕。 《新青年》杂志如破晓的晨光,陈独秀以“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唤醒国民主体意识,李大钊在《青春》中振臂高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这些思想锋芒,与鲁迅《狂人日记》的文学呐喊交织,共同构建起五四精神的思想基座。 当学生运动从北京席卷全国22省150余城,当知识分子与工农阶级第一次携手并肩,这场运动完成了从校园请愿到全民觉醒的蜕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筑牢思想根基,锻造出第一批觉醒的先锋力量。 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歇,“五四精神”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焕发着时代光芒。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它化作当代青年创新突破的澎湃能量,以多元化的“数字基因”重构精神传承模式:中国电建青年在“水、能、城、数”领域打造智慧工程,用BIM建模重构传统基建逻辑;音乐剧《觉醒年代》以“通唱式”艺术打破时空壁垒,让百年前的呐喊与今日青春共鸣;浙江“青春理响浙播时”,宣讲团运用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红色基因破圈传播,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在中华大地。 在嫦娥六号任务工程总体青年突击队的实验室里,平均年龄32岁的科研团队正破解月背采样返回的技术难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用草方格在流动沙丘上绣出绿色图卷;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青年团队以《黑神话:悟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全球销量突破2000万份。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戈壁,中国电建青年团队正用脚步丈量荒芜之地。队长张铎带领36名水电建设者,顶着猎猎大风徒步穿越盐碱滩,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扫描地层结构,在冰雪未融的平原上为输水工程筹备打下坚实基础。 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这恰与五四精神中的“科学”与“民主”基因形成跨越百年的对话。 作为新时代电建青年,我们也将继续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在“水、能、城、数”等领域不断创新突破,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五四精神在行业内熠熠生辉,助力祖国在复兴之路上稳步迈进。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