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局网群 > 一分局 > 公司要闻

【榜样在身边】“安全哨兵”赵益龙

发布日期:2025-05-12     信息来源:福清东张项目   作者:胡毅   字号:[ ]

早晨7点福清东张项目现场,晨雾还未散尽,安全环保部副主任赵益龙已开启“班前5分钟”安全交底。

他戴着压出浅痕的黑框眼镜,古铜色面庞沁着汗珠,两鬓斑白的短发被安全帽压得服帖。身着工装的敦实身影手持记录本,目光专注地核验设备、排查隐患。

作为扎根一线的安全管理者,他始终以“归零心态”直面风险,无论是台风天逆风而行守护工地安全,还是复工复产时化身“安全管家”护航生产,都以专业素养与坚韧精神践行责任担当。

由于突出表现,赵益龙先后荣获水电七局一分局2021年度优秀共青团员、2023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近期获评水电七局一分局2024年度青年岗位能手,用实干实绩书写青春答卷。

检查灭火器

台风前夜:数据与侥幸的博弈

2024年10月,台风“康妮”裹挟着乌云逼近福清,市防指紧急启动台风Ⅲ级应急响应。警报拉响的瞬间,赵益龙的神经立刻紧绷起来。他抓起作业人员名单,目光如炬,逐人核对位置,同时迅速带队投入防风准备工作中。工地上,他指挥着工人们加固工棚地锚、清理排水系统,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业与果断。

然而,现场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作业队负责人范高兴蹲在工棚门口,看着忙得满头大汗的赵益龙,嘟囔道:“上回台风‘格美’,我们撤了三十多号人,结果台风拐到莆田去了,白费那么大工夫。我看这回‘康妮’绕道的可能性也不小。”

赵益龙直起腰,顾不上擦汗,立刻打开手机,调出最新的台风实时路径图,语气严肃地说:“范师傅,您看!‘康妮’的移动速度比预测快了12%,七级风圈半径扩大了20公里。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我们必须守住底线!”

但范高兴依然固执己见,皱着眉头说:“工人都不愿意撤,现在组织撤离,只会影响士气。”

面对这样的阻力,赵益龙没有丝毫动摇。他转身回到办公室,很快又回到现场,手里多了一沓厚厚的资料。

“范师傅,您看看这个。”他翻开资料,“2015年‘苏迪罗’台风,就因为没有及时撤离,活动房被掀翻,造成5人重伤;2022年,另一个工地因为延迟撤离,直接损失了上百万设备。”

赵益龙指着手机上的台风模拟动画,认真说道:“虽然台风转向的概率只有23%,但一旦出事,伤亡的代价就是100%不可承受的。现在撤离,最多损失两天工时;不撤,赌上的可是大家的性命啊!”

在赵益龙的坚持下,终于说服了范高兴。强降雨中,42名施工人员按照预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转移到安全安置点。

赵益龙冒雨逐间核查工棚,确认没有一人滞留。当他最后一个离开工地时,早已全身湿透,分不清衣服上是汗水还是雨水。

台风过境后,范高兴望着倒塌的三处围挡沉默良久。倒塌的围挡与完好的生命,成为“安全是1,其他是0”理念最直白的注解。

节后复工:织密安全防护网

春节假期刚结束,赵益龙便牵头组织“安全开工第一课”,针对返岗人员状态波动、设备重启风险等痛点,开展专题培训8场,覆盖全员103人次,配合设备物资部完成全场62台设备安全复检。

他采用“红黄绿”三色标牌管理,对复工区域实施分级管控:红色区(高危作业)必须经他本人核验签字,黄色区(常规作业)实行双人交叉检查,绿色区(生活区域)每日报告巡检情况。仅复工首月,对3名验证不通过的作业人员重新组织培训,整改设备带病运行问题13项,为项目冲刺“开门红”筑牢根基。

“安全管理不是铁板一块,要找到刚性与温度的平衡点。”在复工安全教育中,赵益龙既严格执行“三次缺席即清退”的铁律,又创新开设“安全微课堂”——利用工人下工后时间播放3分钟警示教育动画。针对节后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他推行“动态教育档案”,班前会扫码更新当日作业风险提示,班后扫码上传隐患自查记录。这种“严管+厚爱”的模式,使复工后违章作业率同比下降38%。

赵益龙(右)开展安全交底

专业破题:带动团队成长

“安全管理不能靠运气,要靠体系和团队。”在项目启动初期,赵益龙牵头编制34项安全管理制度,覆盖人员培训、防护设施设置、危险作业管控等关键环节,推动形成“检查有标准、整改有时限、责任有落实”的闭环管理模式,为工程推进筑牢安全根基。

此外,他还组织完成项目风险辨识评价与应急资源调查,牵头编制1项综合应急预案、42项专项处置方案,明确应急流程与部门分工。组织开展防台度汛桌面演练、消防实战演练及综合桌面演练多次,通过模拟实战检验预案可行性,优化3项应急响应程序,提升团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深夜的项目会议室,常能见到赵益龙与青年员工研讨的身影。他提前1年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证后,将285个考点转化为20余项实操指南,带动团队从“被动执行”向“主动防控”转变。

从台风天的逆行者,到复工季的“安全哨兵”,赵益龙用脚步丈量施工现场。

安全帽里的汗渍、对讲机里的沙哑嗓音、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勾勒出一名基层安全管理者的奋斗图谱。当被问及坚守的动力,他指着安全帽内衬的手写标语:“所有‘白费功夫’,都是对生命最好的不辜负。”(责任编辑 张明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