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之少年游 |
|
|
|
我有一个朋友,年纪轻轻,却仿佛已历经沧桑,成了那传说中的“烂柯人”。近来,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朋友圈里掀起了一阵热潮,我也赶着这波热度,第一时间买了游戏送给他。他欣然收下,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意。两天后,我问他:“你打到哪一关了?听说这游戏挺难的。”过了许久,他才回复:“别提了,哪有时间啊,等有空再说吧。”隔着屏幕,我仿佛能看到他摇头摆手的样子,带着几分无奈,几分疲惫。 我们是高中同学,相识那年,我们都只有十六岁。那时的他,是班里最古灵精怪的一个,课间总是闹得最欢,俨然是阳光下的“孩子王”。班上的同学常常在课间站在讲台上,不着调却大声地唱着奥特曼主题曲《奇迹再现》。那吵闹的声音让我忍不住瞥了他们一眼,心里觉得他们实在幼稚。偶尔,他们会偷偷溜出晚自习,跑到操场上去踢球,再悄悄赶在最后一节课前回来,妄图溜进教室。然而,班主任早已在后门“恭候”多时。被抓住时,他总是笑嘻嘻地求饶,怀里抱着那颗脏兮兮的足球,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少年模样,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暑假时,他和几个玩伴常常泡在网吧里“开黑”,玩一款团队作战的游戏。我还记得他们那时的迫不及待,记得他们的喧闹。他们盯着屏幕,疯狂地按着键盘,嘴里不停地喊着:“来人了!来人了!”“快给我上药!”偶尔抱怨队友没有跟上队伍,偶尔又捧腹大笑,说对面的选手像个“人机”。那个仲夏,他们的青春和树上的知了一样——吵闹而热烈。 上了大学后,他和朋友们的联系少了些,但一旦聚在一起,他们依旧会像从前一样,喊一声:“走,开黑!”只是,这次有些不同了。他们中有人交了女朋友,有人还有报告没写完,甚至有人突然觉得电脑看太久,累了……渐渐地,后半场只剩下两个人面面相觑。工作后,他偶尔会和发小见面,约在以前常去的炒面馆叙旧。本以为会聊聊游戏,聊聊过去,可话没说几句,话题又回到了工作和家庭上。发小在一旁感慨:“感觉这炒面怎么没有以前好吃了呢?” 他在国外工作,前段时间我送他到机场,看着他带上了女朋友送的PS5。我打趣道:“有时间玩PS5?”他笑了笑,说是女朋友硬让带上的。果然,半年过去了,听说那PS5还没拆封。 就在上个月,他突然给我发了一条消息,语气中带着久违的兴奋:“我开始玩《黑神话:悟空》了!”我惊讶地问他怎么突然有时间了,他笑了笑,说:“其实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心态。最近工作压力大,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得给自己留点空间,找回那种纯粹的感觉。”他告诉我,虽然现在的生活节奏快,责任重,但他依然会抽空去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听到这番话,我不禁感慨万千。是啊,虽然我们都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梦想的追求从未改变。他依旧是那个勇敢无畏的孙大圣,只不过现在的他,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心中多了一份成熟。 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只知挥舞金箍棒、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他的背影变得魁梧,步伐变得沉稳。他要取的经书,不再是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旅途,不再是西天取经的漫漫征途,而是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日子。 游戏里的《黑神话:悟空》或许还未通关,但现实中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只知嬉笑怒骂的孙悟空。他成了真正的“孙大圣”,肩负着生活的重担,行走在属于自己的取经路上。他的金箍棒,不再是用来打妖除魔,而是用来撑起一片天,守护他所爱的人。 终不似,少年游。但他的背影,依旧挺拔如初。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