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劲儿 |
|
|
|
|
最先觉出冬天来了的,不是日历上的“立冬”二字,是阳台的绿植。前几天还油绿油绿的叶子,不知怎的就蔫了几片,叶尖卷着点点枯黄,像被秋末的风抽走了精气神儿。我蹲在窗边扒拉它们……草木悄然收起了那股张扬的劲儿,这是冬天来了的信号。 秋冬之交,最为显眼的是楼下的栾树。从粉红到橘红再到深褐,默默记录着四季更替,时光流转。苍劲的果实像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叶片染透金黄,风一吹就打着旋儿往下落。傍晚路过,踩着满地深浅不一的落叶,“沙沙”的声响裹着凉意,倒比白日里多了几分安静。想起夏天,树的浓荫能遮住大半个绿道,蝉鸣混着来往的人声,闹热得让人心里发慌,如今枝叶渐疏,反倒看得真切,显得从容。 以前是不喜冬的,不仅是因为真的“冻手冻脚”,还有太多文人墨客为他贴上“苦寒”“萧索”“冷寂”标签的缘故,仿佛它就是一段漫长的灰色序曲,只为衬托春的绚烂。可现在看着栾树落叶、绿植蜷缩,倒忽然想通了,这是大自然的智慧之处。它们在给自己减负——把枝叶里的养分都攒进枝干,把盆土中的能量都聚在根系,等来年春天,才能抽出更嫩的芽、舒展开更绿的叶。 冬树减叶是为了春发,腊梅傲雪是为了绽放,那些看似沉寂的坚持,那些主动减负的清醒,往往藏着最蓬勃的生机。天渐凉时,更明白了老人常说的:“冬天的太阳金贵,多晒晒,人也好,草也好,都得攒着劲儿过冬。”人啊,也需要这样的“冬藏”时刻。就像身边那些被戏称“搬砖不停”的普通人,逐渐省掉平日里无效社交、收起浮躁心绪,默默深耕技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攒在专业里、放在目标上。周末闲暇,围炉而坐,温着热茶,盘点这一年的得失与成长,把烦忧像枯枝折去,化作制定新目标的笔尖沙沙,这又不何尝不是一种攒劲儿呢? 冬天的冷,是教人沉住气;冬天的静,是让人蓄足力。要像一粒雪下的种子,在无人问津处把根扎得深一点、再深一点,待春风一吻,便破土成芽。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冬天了,一份沉静而充满希望的期许。愿每一个奋力前行的人都能如冬藏万物,无论在人生长路中逢上怎样的“冷寂”,都藏着向阳而生的力量,待东风解冻时,捧出积攒了一季的春光。(责任编辑 焦曼曼) |
|
|
|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