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点报道

【评论】小处更不可随便

发布日期:2025-04-17     信息来源:安装分局   作者:郁华君   字号:[ ]

作风建设,从来不是宏大叙事中的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工作生活的细微之处。中央八项规定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从一顿饭、一张卡、一辆车等看似不起眼的琐碎“小切口”着手,把“立规矩”的刚性要求转化为“成方圆”的政治自觉,深刻诠释“小处不可随便”的治理哲学。这种以小见大、以细求实的作风革新,既是对中华传统治理智慧的传承,更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创新。

中华文化自古重视“慎微”的修身之道。《中庸》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道德经》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揭示量变与质变的规律,《韩非子》则警示“千丈之堤,溃于蚁穴”。

这些古人留下的思想精髓,在中央八项规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从禁止公款购买月饼粽子、严控会议摆放鲜花,到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规范公务用车,八项规定把作风建设具体落实到一个个可执行、能监督的小细节,以“解剖麻雀”的精细功夫直击问题要害。将抽象原则转化为具体约束,让“一个个小问题”成为撬动政治生态净化的支点。

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能,关键就在于制度约束与文化自觉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它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划定红线,让“破窗效应”无处滋生;另一方面,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再到今年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的思想淬炼,培育党员干部“慎独慎微”的自觉意识。这种“制度之治”与“文化之治”的融合,就如管理学中所说的“魔鬼藏在细节里”:一根松动的螺丝足以酿成飞机空难,一次公车私用的侥幸可能滑向腐败深渊。八项规定就是拧紧无数个“小螺丝”,构筑起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让“不敢腐”的震慑转化为“不想腐”的自觉。

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处随便,大局受损。中央八项规定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管党治党的真功夫,既要有“致广大”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尽精微”的落实能力。

正如海尔集团将“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铸就世界品牌,长征火箭以“每一发都从零开始”确保发射成功率。作风建设同样需要从“每一次接待、每一份文件、每一趟调研”中磨炼严实的作风。只有把“小处不可随便”的意识内化为行动准则,才能避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尴尬,真正实现“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的境界。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本质就是一场关于“大”与“小”的辩证思考。它告诉我们:作风建设有没有生命力,不在口号震天响,而在细节见真章;政治生态的净化,不靠运动式整治,而靠常态化坚守。唯有将制度约束的刚性与思想自觉的韧性统一到实践中,才能持续不断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活力,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