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园地

传承抗战精神 凝聚水电担当

发布日期:2025-09-08     信息来源:五分局   作者:靳节   字号:[ ]

当阅兵仪式上将士们斗志昂扬的队列缓缓走过,耳边响起钢铁洪流汹涌的咆哮,历史的风雷穿越八十载时空,再次震撼着我的心灵。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时,脑海里闪过那些浴血奋战的画面、那些铿锵有力的宣言。这不仅是对过往的缅怀,更是对当下的叩问与对未来的昭示。作为一名水电建设者,我沉浸在历史的回响中,思考着这场伟大胜利与我们水电事业之间深刻的精神联结。

抗战精神的核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八十年前,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家园的长城。今日的我们,虽远离战火硝烟,但爱国之情同样沸腾于胸。

我们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是每一次仔细检查大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每一次精准计算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参数,是每一次在深山峡谷中坚守岗位。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关系到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我们将对祖国的热爱,浇筑进每一方混凝土,拧紧每一颗螺栓,这是新时代产业工人对爱国精神最实在的诠释。

抗战精神彰显着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战争年代,先辈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持战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反观我们的水电建设,何尝不是一场与天斗、与地斗的“现代战役”?面对陡峭的崖壁、汹涌的江河、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长期野外作业的孤寂与艰苦,我们没有退缩。就像抗战中的持久战,水电工程往往周期长、难度大,更需要一种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蓝图变为现实。这种在困境中磨砺出的韧性,正是抗战精神在我们工作中的生动延续。

抗战精神蕴含着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力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国人民同心协力的结果。在水电建设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一个电站的成功建设,离不开设计、施工、监理、后勤等各个岗位的通力合作。就像一场战役需要多兵种协同,我们的工程项目也需要测量员、施工员、安全员、技术专家等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党支部组织我们集体观看纪念活动,目的是在强化这种集体意识,让我们铭记: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唯有团结一心,才能攻克难关,成就伟大事业。

抗战精神闪耀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光芒。当年,面对敌人的封锁,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天,在中国水电“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我们同样面临着国际市场上的各种挑战与技术壁垒。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将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学习新工艺、钻研新技术,力求精益求精,这既是对岗位的负责,也是对抗战先辈创业精神的最好继承。

屏幕上的纪念活动已然结束,但内心的波澜久久未平。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与今日轰鸣的工地、巍峨的大坝,通过伟大的精神力量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水电建设者,我可能不会经历枪林弹雨的考验,但我同样站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前线。我将把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扎根岗位、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用我们水电人的方式,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让烽火岁月淬炼出的精神之光,继续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在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绽放出非凡的光彩。(责任编辑 兰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