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映山河 实干筑梦想——抗战精神与七局人的时代共鸣 |
|
|
|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大启幕。同一时空里,大渡河畔机器轰鸣,水电七局正迎来成立60周年的历史时刻。两种声音跨越山河、遥相呼应,共同诉说着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峥嵘岁月,共同诠释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奋斗征程。 国家盛典,铁甲洪流展国威。受阅官兵们步伐铿锵有力、气势如虹,沿着长安街向前迈进,历史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从烽火岁月的浴血抗争,到和平年代的砥砺前行,都凝结在整齐划一的节奏里,每一步都是对先烈的告慰,每一声都是对未来的宣告;装备方队中的坦克履带碾过晨曦,战车的装甲映着朝阳,各类导弹藏着满满的“黑科技”,展示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新成就,是“新质战斗力”的生动注脚,更是让中国人挺直腰杆的底气;当空中梯队划破长空,鲲鹏展翅携风而来,银翼在蓝天上划出力量和协作的交响,是山河无恙的安宁,更是使命的接力,尽显人民子弟兵守护和平的赤诚担当。 企业华诞,甲子岁月铸丰碑。与此同时,水电七局也迎来了六十华诞。从黄河之畔启程,六十载风雨兼程,从扎根大渡河到转战大江南北,从立足中国到走向世界,七局人始终以山河为纸、以汗水为墨,在壮丽山河间描绘出一座座水电丰碑。六十载风雨征程,七局人如磐石般扎根于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从三峡大坝的巍峨矗立,到南水北调的纵贯千里,从西电东送的艰苦跋涉,到京沪高铁的飞速驰骋,每一处都浸润着七局人的智慧与汗水,都镌刻着“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誓言。 融入精神,不屈不挠勇向前。抗战精神穿越烽火岁月,与水电七局的企业精神紧紧相连,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更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早已融入一代代水电建设者的精神基因,成为他们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 还记得龚嘴水电站建设之初,那劈开西南寂静群山的第一声炮响,不仅宣告了一座大型电站的诞生,更点燃了七局人艰苦创业的精神火炬。200根钢钎在岩石上留下凿痕,100把铁锤在山谷间回荡声响,60盏马灯在夜色中点亮希望,这些数字背后,是大渡河畔从未断绝的奋斗乐章,是七局人与山水共生的动人故事。“乐成山水”是七局人与山水结缘,用赤子之心铸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包容、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精神图谱。 和平发展,共创美好新时代。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建设家园,是对和平最好的守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我们纪念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是为了谴责侵略者的暴行,牢记历史经验教训,更是为了唤起人类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历史的负责。历史深刻启示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正义需要坚定捍卫。 水电七局的建设者们,正是和平年代的“守护者”与“创造者”。七局人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带到世界;七局人扎根荒漠高原,将绿色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为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从捍卫和平到创造幸福,从保家卫国到建设家园的转变,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缩影,是精神血脉代代相传的鲜活证明。 血脉传承,照亮未来前行路。八十年前,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家园的长城;八十年后,我们接过精神火炬,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续写荣光。天安门前的铁流终将散去,大渡河畔的机器还在轰鸣,那融入血脉的坚守与豪情,却如星火不灭,永远指引我们前行的长路。(责任编辑 兰鸥)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