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点报道

【一线传真】编织邛海生态“绿网”

发布日期:2025-03-19     信息来源:一分局   作者:裴琼 曲比苏峰   字号:[ ]

阳春三月,西昌市邛海流域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锦绣画卷。暖阳倾洒,海鸥三五作伴,自由翱翔。

邛海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水电七局建设者们用心编织生态“绿网”,湖面波光粼粼,倒映出他们忙碌的身影。

作为西昌市重点生态民生工程,邛海流域治理备受关注。建设者们拼搏奋进,全力提升邛海生态品质、改善生态情况,期盼早日迎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象。

邛海水域

铺设地下“毛细血管”

邛海流域治理项目涵盖截污治污体系提质增效、入湖河流小流域综合生态治理、湿地提升改造、湖区生态修复、海赵焦片区和美乡村建设工程以及关联产业建设等六大子项目。

2024年9月,截污治污体系提质增效工程率先破土动工,拉开项目建设大幕。

项目初期,挑战重重。截污治污体系提质增效项目涉及老旧地下管线的修复,这些管线存在渗漏、腐蚀、坍塌等问题,且位于城市建筑与交通设施密集区,传统的开挖修复方式会对交通及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项目团队果断采用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

在修复施工过程中,管道变形过大、坍塌严重等难题接踵而至,施工难度随之增大。项目团队迅速组织技术专家,针对管道材质、管径、周边地质条件及损坏程度等因素展开专项研讨,论证不同处理工艺可行性,最终确定“拉顶入式碎管+原位固化法”的非开挖技术方案。

施工期间,团队主动与交管部门、周边居民沟通,提前制定交通疏导与居民安抚方案,设置警示标识、规划施工时段,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影响,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目前,项目稳步推进,一期区域污水管改扩建完成。新铺设的污水管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全面实现雨污分流,有序地将污水收集并输送至处理厂。

截污治污施工

巧筑河道“生态家园”

邛海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一头连着小渔村景观桥,一头延伸至邛海湿地公园五期周边,是邛海流域生态治理的核心项目。其水生态修复成效,对西昌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良好的河湖生态将大幅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

项目常务副经理吕治勇向凉山州电视台记者介绍道:“我们正在推进邛海内部水系连通工程,已完成河道清淤、河道河岸整治、沉水植物种植等工作。下一步,将进行河道两岸的景观工程施工。”

但不少人疑惑,这些工程是如何实现河道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呢?

清淤如同为河道开展深度“大扫除”,长期淤积河底的淤泥,既阻碍水流,又分解产生有害物质污染水体。清淤后,河道畅通,水流加速。而暗河整治,就像打通河道的“任督二脉”,修复破损管道、清理堵塞物,使暗河重归清澈,让邛海流域水流循环贯通,有力降低蓝藻暴发等水质恶化风险。此外,合理种植沉水植物,系统构建项目区域“生态家园”,植物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净水器”,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将污染物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养分,从而净化水质,整个生态系统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且良性循环的环境,让邛海的河道水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邛海东北岸内部水系连通

透过媒体的镜头,小渔村景观桥畔风光旖旎。施工员老吴用带着些许泥土的毛巾,擦了擦脸颊的汗珠,旋即又全身心投入防护桩施工。

项目团队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为邛海生态“绿网”添砖加瓦,期待着邛海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责任编辑 黄琪)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