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60年】“三好”七局

发布日期:2025-08-11     信息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潘爱生   字号:[ ]

自从3年前加盟水电七局,我就一直在国际公司菲律宾项目,这里不仅是我的工作场所,也是我的生活所在。

3年来,我切身感受到七局有“三好”,她既是工作单位,也是海外员工的家。

平台好,我的才能得以发挥

王立群老师说过,“人生最重要的是平台,没有平台,再有本事也施展不开。”我从事过20多年的生产企业及建设项目的管理,有10多年的海外工作经历,在菲律宾8年。虽然算不上精英,但积累了不少经验。来到七局后,这些经验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工作——放手让你干

无论是管生产还是管物资,无论在塔那万还是在布加利翁,我都感觉七局项目领导对我们这些队长是“用人不疑”,放手让我们去干。作为回报,我一心一意地工作,总想着不能让领导失望。比如,在佬阿格项目修路,克服了雨季台风、山高路陡以及工期紧等困难,提前12天通车;在T&M项目收货,每天10多个集装箱都是当天组织工人卸完,没产生过滞留费用;在布加利翁项目管物资,不仅白天在现场指导收发实物,而且晚上回宿舍后对账目及时更新,无论卸货速度、现场堆放、账目表单还是向总包反馈信息,都努力跑在其它分包商的前面。

人员——放权让你管

在海外的项目,用人都是属地化,用好当地人就减少了人力成本。每到一个项目,首先要建立一支自己的团队,人资部门给予了我考核权,完全凭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果而奖罚,优胜劣汰。在菲多年,我不仅有语言优势,还有一套管好当地人的办法。比如:顾及其面子,单独找谈话,生日送祝福,工作搞定量。而每当大家一起克服困难完成了抢险、卸货等重要任务后,我必定会用现金或买些饮料、食品来奖赏他们。所以大家都听从我的安排。去年12月,大拖车在外出运输设备的途中因为坡陡弯急发生事故,横在山路中间,造成交通拥堵,不少过往的人冲着我这个现场唯一的中国人大发牢骚。当时是星期天下午,员工都在家休息。但当我电话通知几个人来救援后,他们都骑着摩托、开着救援机械快速来到了事发现场,清理出一条小路让小车先行、向牢骚满腹的过路车辆行人耐心解释、商讨对策排除故障、共同前行完成设备装车……从下午3点忙到晚上8点,不仅没有怨言,而且以最低的代价解决了问题,让我很是欣慰。

连夜排除拖车故障

特长——放任你发挥

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也是一大特长。3年来我向公司网站投稿9篇,协助提供报道素材4次,不仅国际公司新闻媒体用稿了,七局及中国电建均有采用,甚至国资委网站也采用了我提供的人物通讯材料《两枝黑玫瑰》。此外,摄影也是我的爱好,通过手机和无人机为建设项目拍摄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和视频。

另外,在T&M项目,就提升企业形象、加强员工管理、实行开源节流等内容提出了18条建议,多数被采纳,其中“开源节流”的几条建议获领导赞扬。

团队好,相互协作出成果

到目前,我在七局经历的3个海外项目都是短平快的新能源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团队里中方人员相互之间的配合要求高。难得的是公司派到现场管理基建、安装、电气、设备的队长都是经验丰富且专业、实干、好沟通的人才,大家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相互支持保进度,密切协作保履约。因此,在这里工作,只要一门心思“把事做好、把活干好”就行。

2023年在T&M项目,从10月至12月连续90天冲刺,控制楼、升压站、光伏支架和组件、电气线路与消防等施工全面铺开,各队负责人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不仅管好自己的一摊子,还要横向沟通。于是微信、电话、对讲机全用上;中午在现场吃盒饭,边吃边讨论;上下班都坐同一辆车,边走边沟通……施工过程中存在交叉作业,如:电气队挖电缆沟与打桩队作业区域相同,光伏组件安装与光伏电缆安装位置相同,等等。这时候,电气队会晚上加班完成回填,组件安装队会与电缆安装队提前商量错开空间和时间,避免了相互干扰。而机修队对于坏了的设备总是加班加点连夜抢修,多次是通宵达旦,尽量不影响第二天的生产。

两站之间也是相互帮助。起始M站开工早,主要力量都在那边,测量、场平、打桩……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但随着雨季的到来,当地人负责施工的进场道路没及时交付,严重影响了集装箱车子的进入。没有了材料保障,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于是领导决定以空间换时间,把主要力量调到T站,部分材料也先卸在离港口近的T站,两个月后路好了,我负责去倒运。而这两个月里,T站的建设日新月异,提前竣工,此后主要力量又回去建设M站,最终圆满完成。

2024年1月,辛苦的队长们受到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的亲切慰问,并接受了表彰。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慰问建设者(左二为潘爱生)

氛围好,开心和谐大家庭

“B7 boss all kindly(七局领导都很和蔼)”这是菲律宾当地雇员对中方人员的评论。的确,这里的领导在工作中指导而不指责,队长是带着干而不是看着干。虽然有时候因为雇员做错事或效率低而发火,但对事不对人,且非常关心他们,员工的生日聚会总是尽量去参加,员工家里有困难或受灾,中方员工带头捐款。而项目上的中方员工团队更是在一起亲如一家人。因为事实上,一年365天,大家在一起相处300天以上,远远超过陪伴家人的日子。

平时吃饭,中方人员一大桌,等人到齐了才开始;如果有哪位在现场加班,那同事必定会专门留够饭菜给他们。因为项目驻地远离都市,项目部领导出差马尼拉时总会带些中国食材回来,改善大家的生活。每当阶段性工程验收之后或中国节日到来之时,大家则会举杯同庆、欢聚一堂。

2023年中秋节之夜,我在工地现场加班卸集装箱,电话通知同事留饭菜,但回来后却发现10多位中方员工都在等着我回来再开餐。项目经理李天军说:“中秋是团圆,一个都不能缺!”让我很是感动。

目前,我所在的布加利翁项目正处于大干时期,骨干力量都来自T&M站。虽然恰逢雨季,施工困难重重,但在项目负责人曲波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屡创佳绩,已向总包方展现出七局团队的顽强斗志和专业能力。

期待我们的付出结出丰硕的果实!(责任编辑 黄琪)

布加利翁项目光伏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