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打造“三心”工程】新生

——水电七局助力磨西镇重建美好家园

发布日期:2025-09-08     信息来源:二分局   作者:王雅玲   字号:[ ]

夏末秋初,川西高原绿意盎然,群山叠翠间流水潺潺,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卷。傍晚时分,磨西古镇的热闹如期而至:大杉树安置房一期和磨子沟安置点广场上乐曲欢快,妇女与孩子们随律起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夜幕降临,贡嘎大道两侧商铺灯火通明,游人穿梭,餐馆飘香,烧烤店升腾的“烟火气”里满是生活的“幸福味”。距镇两公里外,污水处理厂日夜运转,汩汩清流汇入河道,默默守护古镇生态底色,以清澈绿色描绘幸福新图景。

由水电七局承建的“9·5”泸定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磨西镇大杉树村一期、磨子沟村安置点、贡嘎大道及污水处理厂恢复重建工程全面投入使用,共同奏响灾区群众生活向好的幸福乐章。

安居乐章

新居新起点,红火日子迎面来

2024年春节前夕,寒冬虽至,但泸定县磨西镇大杉树村安置房一期分房现场却暖意融融。《红红火火》的乐曲声中,村民周茂春攥着新房钥匙难掩喜悦:“我家分到了两套160平方米的新房,女儿一套,我一套!”更令她感动的是,水电七局还为每户村民送上了“温暖礼包”——被子和毛毯。

“泸定地震灾后重建,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央企必须扛牢的政治任务!”项目负责人唐勇语气坚定。“必须严把质量关,从钢筋绑扎到混凝土浇筑振捣,每个细节都要落实到位。特别是防水、结构等关键环节,要反复核查,杜绝马虎,把安置房建成‘安心房’,让党和政府的温暖直抵民心。”

2024年1月,由水电七局承建的磨西镇大杉树村安置房一期投用。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4.6万平方米,涵盖大杉树村223套安置房86栋楼、2栋钢结构构筑物,磨子沟村46套安置房20栋楼,同步配套设备用房、路灯等基础设施,惠及1000余名受灾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建设过程中,团队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工程建设,从材料遴选到施工工艺,从节点验收到整体交付,每一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确保群众住得放心、舒心。

漫步新区,一幢幢淡黄色“小别墅”错落有致,灰瓦屋顶配外墙牛头图腾,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细节,尽显彝乡风情。楼栋间距合理,采光通风俱佳;小区内干净整洁,绿化带草木繁茂,恰似大山里的“花园社区”。

磨子沟村安置点同样满是幸福。房屋配套设施完善,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孩子们奔跑嬉戏,老人们闲坐聊天,欢声笑语处处可闻。村民们表示,安置房“巴适安逸”,生活环境大有改善,心里特别踏实。

“9 5”泸定地震灾后重建磨西镇幸福新村大杉树安置点(一期)

通达乐章

大道连八方,旅游经济焕新机

2025年夏天,贡嘎大道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川Z、渝A、陕B等外地牌照车辆随处可见。位于大道中段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访客不断;入夜后,两侧商铺更是人流如织,餐馆、酒店、超市人气满满。作为通往贡嘎雪山的交通要道,此路上接康定,下连景区与磨西集镇,既是展示古镇风貌的“窗口”,更是串联汉、藏、彝民族文化,促进多民族交往交融的重要纽带。

2023年9月,贡嘎大道重建工程通车,为古镇发展按下“加速键”。大道全长1.786公里,起自贡嘎悬崖酒店,终至大杉树村观音庙,按城市次干路标准设计,时速30公里,双向两车道。

2022年“9·5”地震导致道路破损、管网错位断裂等,交通与民生保障一度中断。项目团队进行全面修复,从路基压实到沥青铺设,从管网更新到人行道铺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如今贡嘎大道早已焕然一新:标线清晰,路灯明亮,人行道美观大方,紫薇、桂花列植两旁,绿化带生机勃勃。

“从重庆带孩子来海螺沟玩,晚上沿贡嘎大道逛夜景、吃小吃,明天再去看贡嘎雪山!”游客林女士说。另一位成都游客也赞道:“这里空气清新,吃饭方便,打算多住几天。”众多游客还购买了本地特产、品尝了牦牛肉火锅……贡嘎大道已成为游客体验磨西风情的必经之路,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消费增长。

道路通,业态活。不到两公里路段,汇聚了9家民宿、11家酒店、36家饭店、14家超市等众多商业体,涵盖餐饮住宿、生活购物。大道已成为团结线、幸福线、生命线。沿街商户纷纷表示,道路修通后客流明显增多,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对未来经营充满期待。

与2022年灾后相比,2024年游客量持续攀升,2025年已恢复至震前水平。大道重建不仅提升了通行效率,方便居民出行与物资运输,更打通了古镇发展的“脉络”。道路畅通让游客接待能力提升30%,沿线经营环境也大幅改善。

“该项目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发展纽带,助力沿线商旅复苏和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唐勇介绍。贡嘎大道正以安全舒适的通行体验、美观协调的街景风貌,持续释放民生红利,为建设幸福小镇筑牢基础。

贡嘎大道

生态乐章

碧水润古镇,生态画卷绘新篇

“‘9·5’地震后污水管断了,污水直排入沟,又脏又臭;如今污水全部进入管网,家门口干净多了!”咱地村村民张大姐的感慨,道出了磨西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重建项目带来的实在变化。该项目通过对建(构)筑物扩建、设备更新和污水主管网等附属工程进行全面重建,现已成为守护磨西古镇水环境的“城镇之肾”。

八月的傍晚,走在通往污水处理厂的咱地村,道路整洁,两侧菜地青翠。村民家中产生的淘米、洗衣等生活污水,经排水口有序流入地下管网,汇入处理厂经多道工序净化,彻底告别震后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的历史。

厂区环境优美,设备昼夜运行。作为磨西镇重要的环保基础设施,该厂服务覆盖上万人口,承担着镇区及周边居民、游客生活污水的处理重任。古镇作为海螺沟旅游门户,每日产生大量生活污水,经多级处理及深度净化后,变成股股清流流入雅加埂河。

“新厂24小时运行,日处理规模3000立方米,能力大幅超震前。”项目副经理杨杰介绍,“工程显著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为磨西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直接惠及百姓生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污水处理厂的重建为磨西镇装上了“绿色引擎”。如今,磨西镇的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生态优势与旅游优势叠加,为小镇迈向美丽、富饶、和谐的新家园注入了持久动力。

磨西镇污水处理厂全貌

幸福乐章

古镇焕新颜,幸福生活踏歌来

傍晚时分,磨西古镇华灯初上,人流如织,商圈热闹。历经“9·5”地震洗礼,这座千年古镇正以崭新姿态迎八方来客。依托夏季凉爽的气候,古镇成为暑期热门避暑胜地。游客们漫步磨西老街、探访毛主席长征故居等红色遗址,登高饱览贡嘎雪山壮景,品味当地特色美食,于清凉惬意中感受古镇焕发出的新生魅力。

眼下,磨西古镇与海螺沟风景区迎来暑期旅游高峰。这座曾遭重创的小镇,从安置房到市政道路,从污水处理到整体环境提升,凭借水电七局的匠心重建,迸发出新的活力,正朝着更美丽、更宜居、更繁荣的未来稳步前行,书写着灾后重建的“磨西答卷”。(责任编辑 黄琪)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