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特别报道】雄安之春

——记水电七局建设者入驻雄安5周年

发布日期:2025-04-01     信息来源:二分局   作者:高文欣 黄灿   字号:[ ]

四月的雄安,春潮涌动,万物竞发。

2025年是雄安新区成立的第八年,也是水电七局团队入驻雄安的第五年。五载春秋,这支北上铁军以匠心筑城、以实干兴业,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雄安电建智汇城项目电建大厦

落地:破局攻坚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雄安新区的定位锚定了历史坐标。

2020年12月,中国电建成功竞得容东片区1号地块,肩负起将“雄安电建・智汇城”打造成全球“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碳中和”标杆示范区的使命。作为首批市场化开发的“先手棋”,水电七局承建的容东38宗地北楼(雄安中国电建大厦)堪称“关键一子”。不仅是中国电建与雄安市场化探索的“试金石”,更承载着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破局的重任。

面对“行与否”的质疑,项目团队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以主体结构与内装修、主体结构与外立面幕墙、主体结构与园林景观穿插施工“三同步”的创新策略统筹施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2023年元旦前夕,提前4个月完成大厦竣工验收,以“电建速度”打响入驻雄安的“第一枪”,成为新区建设的“标杆窗口”,获评“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

雄安电建智汇城项目荷叶大厦

生根:匠心筑城

“城,所以盛民也。”要打造宜居之城,“质量”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他们始终将标准化管理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电建质量”树行业典范。

水电七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桥在实地调研智汇城项目时强调:“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做好雄安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守住安全底线,把好质量关,推动项目经营履约取得更好成绩,以现场促市场。”

公司承建的42-2宗地荷叶大厦,因99.3米曲面玻璃高大幕墙和荷叶型大厅特色外观成为容东地标建筑。面对毫米级施工精度要求,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构建1:1三维模型,搭配多轴玻璃吸盘车等智能装备,实现“设计图到实景图”的转化;针对70米跨度钢结构荷叶大厅,通过钢结构建模软件优化5363个节点,以“单双曲结合”方案平衡美学与成本。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斩获“新基建杯”“优路杯”等国家级奖项,并形成2项集团工法、7项公司工法,成为可复制的“电建经验”。

2022年9月,项目承办的雄安新区建设领域“质量月”启动仪式上,“三检制”“样板引路”等标准化管理模式,以及曲面玻璃幕墙精准安装、复杂钢结构节点优化等多个核心工艺,获得参与新区建设的1000余名代表一致认可。“电建经验”变成“雄安样板”,荷叶大厦获评“雄安质量杯”精品工程,在新区树立起“电建品牌”的金字招牌,助力团队实现“从1到多”“由内向外”的市场突破,接连中标中央绿谷、起步区管廊等重点工程。

雄安中央绿谷项目

发芽:育才拓疆

水电七局雄安新区片区党支部书记成燕叮嘱全体党员“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成为团队的“座右铭”。从38宗地的首战告捷到42-2宗地的地标崛起,党员突击队始终冲锋在前,成为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2023年8月,河北省蓄滞洪区清河周边严峻的防汛形势严峻,党支部迅速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组织机械、物资,加入电建救援队奔赴抗洪一线。5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协助政府解救、转移村民3万余人,圆满完成3.7公里堤坝加固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挺膺担当。

项目党支部副书记、项目经理宋智雄认为,“要守好雄安主阵地,必须凝聚青年人才的力量!”雄安新区片区坚持党建带团建,强化青年人才培养,通过“三三制裂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批懂设计、精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中央绿谷、起步区管廊等重点项目的“中坚力量”。

中央绿谷项目作为公司参与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让“城在‘绿’中”的生态画卷在新区徐徐铺展;管廊项目作为公司聚焦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让新区“地下动脉”高效运转;公司承建的荷叶大厦将物理城市和数字城市同步建设,孪生数字模型已接入雄安CIM平台,为“城在云中”的智慧治理提供支撑。水电七局雄安“三重奏”,让“三心工程”的美誉,在雄安新区广为流传。

迎春启行,万象更新。雄安承载着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和期许,在四时轮换中不断更新城市脉络。扎根雄安的建设者们种下的梦想,将和这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一起,如沐春风,拔节生长。(责任编辑 黄琪)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