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60年】我和玉龙电站的七千天

发布日期:2025-07-28     信息来源:久隆公司   作者:潘学东   字号:[ ]


2025年6月22日,玉龙电站安全运行七千天,对此充满期待。从去年年底起,就在酝酿如何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勾起许多回忆。

玉龙水电站全貌

电站是我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未毕业在此实习,毕业后分到这里,上运行、夜班,晕头转向。被培训、考试,苦不堪言,考了三次试,两次倒数,不仅自己被扣工资(罚款),连累师傅也被扣钱。

但我想,我是喜欢这份工作的。今年是上班的第十八个年头,这些年我一直在追问自己:干这份工作值不值得?是不是一份好工作?最近读《幸福的方法》,书中提到幸福工作的三要素:意义、快乐、优势。理想的工作是能感到有意义、带来快乐,能发挥个人的优势。

以此自评:意义方面,从前当站长,保障每日、每月、每年的安全生产,给公司创造价值,自己获得巨大成就感,特别是完成安全目标时。现从事安全技术工作,保证同事和设备的安全,意义重大。当然,最重要的意义是养家糊口,与品质生活沾边。快乐方面,不讨厌工作,有热情和喜爱,上班心情愉悦。与同事沟通协作良好,分享工作生活,能获得快乐。优势方面,学此专业,毕业后又从事此专业,有基础。从多年吃亏上当、摸索总结的经验看,专业不断成长进步,解决了很多问题和难题,甚至因工作避免了事故损失,能发挥我的优势。

我们应寻找工作的意义和使命,在不能改变现状的条件下,改变心态和态度,在工作中获取价值感和幸福感。


检查完引水隧洞天黑下山

最难忘的,还是玉龙电站那次全停电的故事。

2021年3月底,电站全停水停电10天,检修球阀和技改监控系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加班加点,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也大:每天八点不到上班,午晚饭后丢下碗就干,常加班到凌晨。我免疫力下降,嘴唇长泡。

加之检修单位不给力,增加了不少工作难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提前两天恢复发电。

那晚,两台球阀吊装到位,我们在球阀层埋头工作。“东哥,哪里来的声音?”同事恐龙若有所闻地说。我没听见,但多年职业习惯让我不敢掉以轻心。我想:会不会下游湾一水电站蓄水,尾水池翻水进来了?要是尾水进水、厂房被淹就成罪人了。

因为玉龙电站尾水门提升无拉杆,落闸门只能靠电动葫芦钢丝绳下落,因此两台尾水闸门无法同时下落,只能落其中一台,从尾水倒灌厂房的风险极高。

我三步并两步冲上楼梯跑到尾水平台,一看大吃一惊:湾一电站闸首的水正哗啦啦往尾水池倒灌!“糟了!”我在平台大喊,希望引起闸门操作人员注意。同时给电站同事打电话。

因太着急,同事过来需要时间,我从尾水平台铁门翻出,迅速跑到湾一闸首。他们果然在操作闸门,听到我喊声已停止。虚惊一场!交代清楚后回厂房,才觉膝盖下小腿隐隐作痛,撩起裤脚发现流血了——翻铁门时被防盗钢筋针尖刺伤。

这事确实后怕。后来多次和同事分享,因此提出了改进和预控措施,举一反三。

“9·5”泸定地震,玉龙电站停运。我们提前将隧洞通过机组放空,择机检查引水隧洞受损,这需打开3号支洞门,它在黑洞子沟里,两边是高山峡谷,没地震时常掉石头,想想都发怵。震后两天不敢安排人进,怕余震。第三天起,我开始联系,商量是否可去开门。电站同事先说阴天需等待时机,后又说有毛毛雨需等待时机。

9月10日中秋节,我到了电站:“我们一起去吧,这事拖不起了。”同事恐龙说他太胖走不动。我说不行,我都要去,你必须去。恐龙无奈跟着。带上工具出发,他开玩笑:“东哥,我走不动,等下你们得把我抬回来。”我心一沉:“天哪,一大早没出发就说不吉利话,得加倍小心。”告诫他别乱说。

走到黑洞子沟口,见地震震下的新鲜痕迹——大小石头、树枝、砂石和草,原路全毁。我倒吸冷气,仍故作镇定走在最前面,探路看安全。

“9·5”地震开3号支洞门,工器具飞越黑洞子口

走到洞口,哗哗大水流出,根本过不了河。恐龙打退堂鼓:“过不了,再商量商量吧?”意思太危险,回去吧。我想都到这了,观察后决定从河沟绕过去。我先下河探路,踩石头过河找到出路。商量后,把工器具抛过河,再空手过河更安全。

我们都过了河,剩恐龙在河对面:“东哥,我过不了啊!”“不行,过来,搞快点!”我大声喊。恐龙只好下河,到河中间又说:“我跳不过去!”我仍不同意,最终跳过来了。

那天开了支洞门。想回去路艰险,索性从引水隧洞走到闸首,检查隧洞,从闸首爬出,一身浇湿。想想,这样的工作真不少,对得起岗位职责和那天的薪水。


检修球阀熬的夜

2023年8月,电站发生几件大事。

8月5日早上,220千瓦玉东线8号~9号塔A相因下雨山体崩塌落石被砸断;随后机组技术供水管被砂石堵塞;再随后,闸首PLC程序丢失,闸门操作系统故障。每件事都让人睡不着觉——防汛最关键时刻。

按轻重缓急,先处理断线。8月5日下午,组织施工单位搬运工器具到现场,因下雨,路不畅,进展不顺,收工时天黑了。协调施工单位把厂房备用导线拉到现场,以防当晚下雨路再中断。施工单位工人因天黑和疲惫不愿再工作,强势要求下最终服从。当晚果然大雨,路中断,庆幸那晚工作有价值。

8月6日,增加人手,现场近30人,一切顺利,收工时下起大雨。更换导线尾工,正常流程是:导线一端做好固定在8号塔,另一端拉到9号塔拉紧,弧垂合格后做标记,再放地面截断压接耐张管及接头,最后拉上去接好完工。

天晚雨大,施工单位一个彝族小伙子力气大,把机器设备搬上铁塔,比好长度一气呵成,至少节约1小时。这次换线创了纪录,只用一天半。晚上九点左右大功告成,收拾下山想回石棉大吃一顿好好休息。结果石棉县发暴雨预警,犀油房交通管制不放行。等很久,饥渴难忍吃了桶泡面。

雨一直下,滂沱大雨,不得已,带施工单位辗转去滨东电站过夜。

那天下午施工过程中,山上突然悄无声息飞下几块石头砸在公路边飞溅起来,我们撒腿就跑!

8月6日晚雨太大,头天工作位置的路冲出了大水沟,道路彻底中断。车只能开到湾一电站上面一点,据说路修好估计要三五天。

我们去处理技术供水管路堵塞。那天下午第一关:穿越大水沟。大水沟一脚跨不过,不得已找了根独木桥。为保险,从皮卡车上找了根绳子,两边两人拉住,桥上人可扶稳壮胆。

我们都顺利通过,接下来是一个多小时的徒步。天渐暗,小雨如约而至。我们一路说说笑笑,用手机电筒照亮脚下路,灯光像黑夜萤火虫,手机无信号。

“要是这时候(天黑)山上滚石头,我们就完了,只能看运气了!”同事说,那晚运气好,没滚石头。只是雨越下越大,大得要湿身,无退路可言,只有“走路莫听雨打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无奈。

走到白水河电站,手机有信号,喊皮卡车来接。到达电站时都成了落汤鸡。不过大家脸上都有笑容,相互嘲笑“在雨中”的神奇经历。

到电站后,加班加点处理好技术供水管堵塞问题,郑主任协助处理好了大坝PLC程序丢失问题。

2020年6月初调入松电总厂,跟玉龙电站的故事还有很多,有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影响安全生产的大事。

我们一起管控风险,排查隐患,搞“安全生产大家谈”,处理水轮机顶盖排水管漏水难题,三更半夜商量处理旁通阀油水隔离腔大量喷水失控问题,处理导叶摩擦装置动作问题……

前两天,一起策划七千天活动事宜,策划宣传短视频。

这两年才发现,我记忆力较好,喜欢记录工作生活,也喜欢拍照。过去发生的事或处理的问题,都不易忘记。

最后感悟人生:参与电站的工作,有些非常艰难且具挑战性,完成后获得的成就感、价值感、认同感是持续满足的。我想,获取幸福最好的方法是:生活不能太安逸,工作不能太简单,承担责任,享受沉浸在当下不易的生活工作中,不将其视为折磨,又能顺理成章获得预期满足(如个人成长、专业成长和薪水)。这就是生活和工作的真谛。

愿玉龙电站稳健迈向8000天!(责任编辑 黄琪)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