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园地

我的温柔铠甲

发布日期:2025-11-21     信息来源:夹江公司   作者:张孝源   字号:[ ]

风里已经满是凉意,2025年的日历越撕越薄,我的宝宝虞安,也踮着脚尖够到了他的第一个生日。这一年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又在无数个深夜被拉得漫长,我心里装着的感悟,比手机里存的他的照片还要多。

上半年的我,是个连抱娃都要查教程的新手妈妈。产假于我不是休息,是一场围着“宝宝”转的循环战——耳朵里总响着“该喂奶了”“该换尿布了”“该哄睡了”的提醒,双手永远在冲奶粉、洗奶瓶、叠小衣服间打转。日子过得没有刻度,只知道天一亮就要开始忙碌,天一黑还在抱着哭闹的他踱步。我被困在三小时喂一次奶的循环里,凌晨三点的星光见过我哄睡时的轻声细语,窗台的凉风摸过我熬红的眼睛。

好不容易摸到了带娃的门道,换尿布能单手操作,哄睡哼两句儿歌就见效,产假却戛然而止。我得带着虞安,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作为一个在夹江独自打拼的外地人,“平衡工作和带娃”不是选择题,是必须答好的题。我开始和时间赛跑:写报告时把手机调成静音,趁他睡着赶紧敲完;去办事时骑电动车,油门拧到最足,就为多挤出十分钟陪他玩;走路时脚步带风,连同事都笑我“每次见我都风风火火”。

记得一次竞聘会,评委问我:“大家都说女生更‘顾家’,你觉得自己在工作里有什么优势?”我愣了几秒,脑子里闪过无数个答案——我比以前更坚韧,无论多困难的工作我都能按时完成;我比以前更细心,做报表时连小数点都不敢错;我比以前更有责任感,知道要给虞安做个好榜样。可我也没法否认“顾家”的标签,毕竟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冲回家抱他。鱼和熊掌怎么能兼得?我见过很多父亲想着“等忙完这阵再陪孩子”,可母亲的心总揪在当下,舍不得错过他的任何一个瞬间。我想做个能实现价值的职场人,也想做个能把爱揉进细节里的妈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总在我疲惫时冒出来,提醒我再累也要撑下去。

现在打开我的手机,找不到一张自拍照,风景照更是早就被删了腾出空间——相册里全是虞安的影子:有他蜷在小床上睡觉的样子,小嘴巴还微微张着;有他坐在爬行垫上发呆的样子,手指抠着玩具能看十分钟;有他牙牙学语时,张着嘴喊“妈妈”的模糊视频;有他扶着沙发学走路,摇摇晃晃像只小企鹅的可爱模样。一年下来,几千张照片、几百个视频把512G的内存塞得满满当当,我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连手机内存都愿意全部给他。

我在公司做综合管理,手里的活儿又杂又多:人资的考勤要算,劳资的报表要做,出纳的账要对,经管的结算要办,办公室的文件要整理,宣传的稿子要写,团支部的活动要组织。常常刚忙完手里的事,新的任务又堆了过来,好几次同事说“明天就周五啦”,我都一脸茫然:“今天不是周三吗?”车轮战似的工作让我忘了日期,可我总能精准捕捉到时间的痕迹——是虞安突然能坐稳了,是他第一次手脚并用地爬,是他扶着我的手能站一会儿了;52、59、66、73……是只有妈妈才懂的、最珍贵的时光刻度。

朋友圈也变了模样。以前我总爱发旅游的照片、打卡的美食,偶尔还写几句对生活的感慨;现在打开朋友圈,全是虞安的“成长日记”:是他百天时穿着红袄子的萌照,是他长出第一颗小牙时我拍的特写,是他第一次游泳时紧紧抓着我的手的样子,是他穿上新衣服、对着镜子笑的瞬间。以前觉得“晒娃”很琐碎,现在却乐此不疲,总觉得还有好多瞬间没记录下来。有时候盼着时间快一点,想看看他长大的样子;有时候又盼着时间慢一点,想多抱抱这个小小的、软乎乎的他。

没当妈妈前,我以为所有父母都盼着孩子“成龙成凤”。直到虞安来到我身边,我才明白,比起他未来有多优秀,我更希望他能健康长大。所以我给他取名“虞安”,每次有人叫他的名字,都像在替我重复那句祝福:愿我的宝贝,顺遂无虞,喜乐平安。

有人说妈妈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装下一个孩子。我现在终于懂了——我的眼里没有了诗和远方,只有他今天吃了多少饭、睡了多久觉;我的心里没有了纠结和迷茫,只有“要给他更好的生活”的念头。自由确实离我远去了,但肩上的责任,比自由更温暖。困住我的从不是孩子,是我心甘情愿为他停留的爱。看着他从一个小小的襁褓婴儿,慢慢长成会笑、会闹、会叫妈妈的小人儿,我忽然懂了:原来成为母亲的意义,就是看着一个生命因你而来,在时光里慢慢绽放,而你,愿意为他挡住所有风雨,陪他一起长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