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园地

一犁春雨 一卷情长

发布日期:2025-02-18     信息来源:轨道分公司   作者:董艺   字号:[ ]

清晨,当第一缕微光试图穿透厚重云层,却被这场雨打散,我在雨意朦胧中醒来。窗外,细雨如诉,飘来阵阵呢喃,“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般轻柔的雨,带着独有的温柔悄然而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斗柄指向壬位,太阳到达黄经330°,雨水节气翩然而至。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雨水这一天,是一场盛大的自然狂欢。那时,我生活在乡下的奶奶家,村子被大片的田野环绕,四周是连绵起伏的青山,雨水来临,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仰着头张开嘴巴,任凭雨水在口腔中跳跃、嬉戏,雨滴落在我的脸颊上,凉凉的,痒痒的,带着一丝泥土的清香,耳边除了雨滴落在屋檐的滴答声,还有后山里的竹林在风中摇曳的沙沙声,唤醒了我身体里所有沉睡的感官。

院子里有一棵老梨树,平日里看起来普普通通,可在雨水的滋润下,却像是换了一身新衣,褐色的枝干上,已经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嫩绿芽孢。起初,雨丝如牛毛、如细丝,纷纷扬扬地飘落,渐渐地,雨水大了起来,雨滴变得饱满而有力。我躲在屋檐下,用竹筒接住从屋檐落下节奏均匀的雨滴,奶奶则会在一旁,不断提醒我不要淋湿了衣裳。

“春雨贵如油”,雨水时节,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候。雨势渐小,我跟在大人们身后,来到田间,帮着给麦苗除草,奶奶会耐心地教我分辨麦苗和杂草,告诉我雨水对庄稼的重要性。雨水滋润着大地,也滋养着我的童年。

长大以后的雨水,在天地间编织着一张无形的网,网住了旧年的尘埃。虽然城市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让我有些怀念乡下,但每到雨水时节,我依然能从细雨中孩童们的嬉戏看见往昔。我喜欢雨天,只要下了雨,我就喜欢出去在雨中走走,我多么想像儿时那样,淋一场自然的雨。可如今只要淋了点小雨就会头痛,于是总是备着伞。偶尔自嘲,忙碌的节奏让我失去了对生活本真的感知,屏蔽开了本就毫无隔阂的亲密。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好在我能听到雨滴的心跳,能感受到大地的呼吸。这种感觉让我突然想起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在这雨水中,我似乎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宁静与深刻。

雨渐渐停歇,天空中残留的云朵像是被雨水洗过的棉絮,轻柔而洁白。生活的本真究竟是什么?是儿时在乡村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还是在这城市中努力追寻梦想的过程?也许,生活的本真并不在于身处何处,而在于我们如何去感受、去珍惜每一个当下。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在这雨水节气里,我应该放下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焦虑,我可以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停下脚步,看看窗外的雨景;可以在闲暇时光,读一本好书,喝一杯热水;可以在与家人朋友相聚时,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温暖。

天色渐暗,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我自然而然的又撑起了伞,这一次,我不再觉得这把伞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陪伴。进了屋来到窗前,看着雨水在玻璃上滑落,留下一道道不规则的痕迹。此时,我想起了李商隐的那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生活中的点滴,无论是美好的回忆,还是当下的感悟,都像是这雨水中的故事,藏留于平凡日子里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情长……(责任编辑 兰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