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锋芒——观《红海行动》有感 |
|
|
|
|
《红海行动》以其近乎残酷的写实笔触,将战争的狰狞与军人使命的崇高同时推到观众面前。在众多震撼人心的场景与对白中,有两句台词如同烙印,深深刻入我的脑海,并以其内在的逻辑关联,让我对中国军人的精神信念肃然起敬。一句是行动伊始的庄严宣告:“我们这次行动的决心,就是让恐怖组织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另一句,则是战场上的冷酷箴言:“子弹是躲不了的!” 前者,是国家意志与人民情怀的磅礴宣言;后者,是身处炼狱的个体对战争本质最清醒的认知。一宏大一具体,一理想一现实,二者共同构筑了中国军人精神世界的两极——至高无上的使命,与直面淋漓鲜血的勇气。 “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国家对其公民最坚实的承诺,是穿越战火与硝烟传递而来的安全感。这句话的背后,是崛起中大国的底气与担当,它让每一位银幕前的观众心生暖流与自豪。它定义了行动的价值原点:一切牺牲与付出,都是为了守护每一个具体而微的生命。这份信念,是军人荣誉感的源泉,是他们穿越枪林弹雨的意义所在。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行动的全程,赋予了所有艰苦战斗以神圣的价值。 然而,电影并未让这份信念悬浮于理想主义的空中。恰恰相反,它用最血淋淋的方式告诉我们,通往这个崇高目标的道路,是由钢铁、鲜血与赤裸裸的死亡铺就的。于是,“子弹是躲不了的!”这句台词,便拥有了雷霆万钧的力量。它不是消极的哀鸣,而是一名职业军人在生死边缘最极致的专业与冷静。它戳破了所有浪漫主义的幻想,直言战场的无情法则——在这里,没有侥幸,只有你死我活;在这里,退缩意味着更大的伤亡,唯一的生路,就是迎着子弹冲上去,用更精准的射击、更迅猛的突击,将敌人彻底摧毁。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让我感佩至深。因为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超越了个人生死考量的、极致的责任与担当。既然躲不了,那就无须再躲。个人的恐惧被收起,取而代之的是对任务必然完成的执念。正是这种“躲不了就不躲”的决绝,才让“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的誓言,不是一句空谈。蛟龙突击队的队员们,正是怀着对使命的无限忠诚,才拥有了直面无法躲避的子弹的勇气。他们用身体作为盾牌,用战术作为利刃,硬生生在绝境中劈开了一条生路。 最终,我明白了。中国军人的信念,并非不知恐惧为何物,而是深知肩头责任重于泰山,故而选择无畏。那句“不能伤害”是远方的星辰,是信仰;而这句“躲不了”则是脚下的荆棘,是行动。他们怀抱着星辰的指引,脚踏着荆棘前行。正是这种将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相联结,并以钢铁意志将其贯通的伟大精神,铸就了共和国的和平之盾,也让每一个生活在安宁中的人,对此肃然起敬,并永怀感恩。 |
|
|
|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