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格桑花开 布满高原深谷——水电七局助力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 |
| |
“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不足70%、最低温度零下20℃……”山南市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峡谷深处,一座现代化的大古水电站巍然矗立。 “建设时,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喷水花管+塑料薄膜+厚橡塑海绵+钢筋条’的综合保温技术,让混凝土在高原的严寒中依然保持最佳状态。”大古水电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如同为建筑穿上了“盔甲”和“棉袄”。 大古水电站是西藏已投产的最大内需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660兆瓦。不仅如此,电站建设还创下国内高海拔大型水电站“一年四投”“当年全投”的纪录,多项技术填补世界高海拔水电施工的空白,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后,成为西藏首个获此殊荣的工程。今年,再次荣获西藏自治区“雪莲杯”优质工程奖。 苍穹之下,山风呼啸,雅鲁藏布江浪花奔腾。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水电七局成立60周年。六十年栉风沐雨,七局人在雪域高原筑起座座能源丰碑,助力西藏经济社会腾飞…… 进藏以来,水电七局参加叶巴滩水电站、大古水电站、樟木新镇、日喀则光伏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建设西藏的过程中,不少过硬技术显示央企风范。建设中的叶巴滩水电站,最大坝高217米,是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取出38.1米世界最长混凝土芯,见证我国高海拔筑坝技术的领先。八宿100兆瓦风电项目以5305米机舱海拔成全球最高风电场…… 在日喀则郊外,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曾经游牧的本地群众如今搬进了水电七局建设的现代化光伏小镇。 “以前我们住在帐篷里,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还能在光伏园区工作,真是太幸福了。”这座易地扶贫搬迁点,安置居民367户1000余人,房屋采用保温新材料,既保留藏式风格,又融入现代生活设施。 建藏更要留藏。坐落在林芝市巴宜区的水电七局林芝金属结构厂,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金属构件厂,全力打造“世界屋脊”上的“钢铁实验室”,主要承担西藏地区及周边的电站设备、基础设施的制造。 2017年,拉林铁路藏木特大桥顺利通过验收。这座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是拉林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钢梁总重1.3万吨,每一个螺栓孔的误差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 “在高原上架桥,每一米的推进都需要克服缺氧、温差、地质复杂等挑战。”林芝金属结构厂用四个月时间完成厂内制造和总拼,最终让这座“钢铁巨龙”横跨雅鲁藏布江,为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的建成立下汗马功劳。 今年4月,林芝金属结构厂首台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投产运行,向智能化生产迈出坚实一步。 在藏东南的玉曲河畔,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大唐西藏扎拉水电站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这里将安装2台单机容量500兆瓦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冲击式机组。 3月,首节压力钢管以误差小于2毫米的精度成功出厂,焊缝一次合格率达到100%;正积极推进总重量超400吨的机组配水环管运输、吊装及就位工作,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在生命的禁区,总能见到“怒放的生命”“燃烧的青春”,七局人步履不停,势必要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格桑花开,未来可期。在一个个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西藏这片距离阳光最近的土地,必将更加繁荣、美丽。 报道链接:https://m.xizangribao.com/zh/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2/6650917.html?isShare=true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