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局60年】串联湾区动脉——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项目建设纪实 |
|
|
|
一趟趟呼啸奔腾的地下列车,连通深圳沙井、松岗等传统文化富集区与南山前海片区、光明区等现代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动脉”,实现了从南山区左炮台东站直达宝安区松岗站。 历经4年奋战,凝聚建设者智慧和汗水的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工程,终于从蓝图变成现实。 朗下站 策划先行 高效履约 2020年10月,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伍跑步进场,承建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工程3站3区间的施工任务,其中包括一座装配式地铁车站朗下站和一座三线换乘的松岗站。 工程地处宝安区沙井、松岗老城区,周围楼房居多,承建的步涌站和松岗站施工位置在交通干道,地下管线繁杂,和既有运营6号线,11号线存在交叉作业,涉及多个街道、社区,工程协调量巨大。另一座朗下站是深圳地铁四期调整工程中,科研创新试点装配式车站之一。陌生的装配式车站,全新的建造理念,截然不同的施工工艺,带来巨大挑战。 “既然决定去做,就要全力以赴!把装配式车站建好,树立七局品牌!”项目执行经理雷登宪在例会上明确要求。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等履约压力,项目部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施工前期,积极与业主、设计等部门协调沟通,在场地临建规划、工期安排、施工组织等进行优化,主动对接沿线产权单位推动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等前期工作,快速释放施工作业面,保障各节点工程目标如期完成。 技术人员统筹梳理工期、优化工序,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的情况下,最终确定将盾构投入数量由投标阶段的5台调整为2台,将松岗站原本的8期交通疏解优化为4期,极大优化工期。 为持续加快工程建设步伐,项目部成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并划分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代表深入施工现场巡查督导、支援协助施工。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充分利用各作业面,集中优势资源,协调工序衔接,交叉作业、流水施工。 装配式车站 历时180天,朗下站82环顺利封顶,创造装配式车站高峰施工强度平均1天1环的纪录。 2022年8月15日,朗下站顺利封顶,标志全国首个“内支撑体系下大分块”装配式地铁车站全部拼装完成; 2023年4月1日,步涌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23年7月28日,松岗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至此,三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为后续附属结构施工、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2023年9月26日,沙三站至步涌站区间双线顺利贯通,至此,三个盾构区间全部洞通、三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2024年12月6日,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2024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安全护航 雕琢精品 “施工的安全质量永远是七局人心中的重中之重,三站三区间的施工安全质量管控不可谓不困难。面对困难,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才是七局人的风格。”项目安全总监何守贯直言。 科学组织,精心筹划,对全线施工面风险源进行排查、鉴定和评估,编制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实行领导班子24小时带班制度,通过日检、周检、月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从施工现场安全员、网格化负责人、安质部专职安全员到项目部各部门对应安全负责人,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努力“消化”这块“硬骨头”。 松岗站换乘通道与既有6号线接驳,同时位于既有附属结构正下方,通道穿越地层绝大部分为砂层,上部也紧邻7米厚砂层,地质条件复杂,控制既有结构沉降,保证施工安全是重难点。 为解决盾构施工难题,项目部通过与业主、监理、设计及外部专家一同分析、研判,优化设计方案,施工中做到“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保证现场安全施工。 “我们根据实时的施工情况,不断优化盾构机掘进参数,安排经验丰富的盾构司机现场指导,控制盾体姿态,减少纠偏量,将盾构机在下穿与侧穿过程中对地层的扰动降至最低。”项目盾构负责人说道。 盾构监控室 科技引领 筑梦未来 面对新任务新挑战,项目部在集团与七局的领导下,由5位正高级工程师、14位高级工程师以及9位工程师组成的研究组,抽取公司旗下从事机械、吊装、预制等专业领域子单位,共同参与的科技攻关组,并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作为科研合作单位对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推动装配式车站的建设。 积极寻找有关案例,项目团队奔赴长春、广州、青岛等地,对地铁装配式施工深入学习,对各工序及流程进行细化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展开专项讨论会,力求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攻克难题。项目部在连续昼夜研究后,终于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完善补充了具体的施工步骤及研究方向,确定了研发“智能龙门吊+多功能辅助台车”的辅助设备从而实现预制构件精准吊装,研究出属于深圳特色装配式车站所独有的拆换撑成环拼装施工工艺。 应运而生180吨智能型龙门吊,由水电七局自主研发。具有防摇摆、精确定位、红外监控等先进性能。智能龙门吊与多功能辅助台车的研发,实现了构件吊装防摇摆及精准定位,大大提高了装配安全系数及拼装精度,提高了工程质量。 截至目前,已完成装配式车站施工相关的60项专利的申报工作,包括14项发明专利及4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4项发明专利及4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完成装配式车站施工工法6项。 “开通首日,我一定要第一个来打卡!”市民杜先生是参建地铁12号线二期的员工。开通当天,他早早就与几名同事约好前来体验:“能坐上自己建设的地铁,为大家带来便利,我们倍感自豪。”(责任编辑 黄琪) 盾构区间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