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60年】“贸”舟渡远 “易”岸生花——中水电成都贸易有限公司奋斗纪实 |
|
|
|
六十载栉风沐雨,水电七局绘就壮丽发展长卷。作为其全资子公司的中水电成都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贸易公司”)在成立后的岁月里,始终以“后浪”之姿,在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中,描绘属于他们的奋斗色彩。 破茧启航 2017年2月,在水电七局集团化改革浪潮中,贸易公司正式扬帆起航,成为公司全产业链建设的关键一环。 从诞生之日起,贸易公司便被赋予特殊使命:既要为七局筑牢设备物资保障的“生命线”,更要以市场化手段激活供应链的“神经末梢”。而彼时的贸易公司一切却都是从头开始,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没有充足的经验可以依托,眼前唯有一张亟待勾勒的“破局蓝图”。 “这是一场从零到一的突围,前期虽然艰难,但是大家走的每一步却无比坚定。”那时的贸易公司团队里,满打满算仅有4、5人有物资采购经验,其余员工多是从施工一线转岗而来,拥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可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将他们推向物资采购这个全新的领域时,却成了彻头彻尾的“新手”,对“供应链”“招标采购”“物流配送”这些新课题一无所知,连入门的台账都要从头学起。 如此困境下,没有退缩,而是带着“从零突围”的决心,一步步摸索出破局路径: 如何补齐经验短板?团队主动拨开经验盲区,走出办公室,奔赴行业先进单位,沉浸式观摩学习管理模式; 如何瞄准市场导向?每天雷打不动地浏览集采平台,在浩瀚数字中逐一条目筛查,只为第一时间获悉外部公开招标消息; 如何赢得市场?一边通过建章立制夯实内部管理基础,让流程更规范;一边主动对接兄弟单位、项目部,用更高效的沟通、更优质的服务,慢慢打开内部市场局面。 摸索与实践,只是贸易公司前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那段充满挑战与奋斗的日子里,办公室的灯光总能穿透夜色亮至深夜,玻璃上清晰映出俯身查资料、低头记笔记、围坐讨论的群像——没有单人的孤军奋战,只有一群人朝着同一目标的并肩作战。键盘敲击声密集而有力,翻找资料的沙沙声此起彼伏,讨论声中藏着“不畏难”的韧劲,这些声音交织成团队“破茧前行”的铿锵序曲。 “365天,38名员工,组织采购234单,合同签订191份,采购金额10.36亿元,落实产值3.03亿元,物流配送客户总体满意度96.5%,外签合同金额6.4亿元……”成立一年,数据说明一切。 如今,贸易公司已经走过了八个春秋,在市场的浪潮中站稳了脚跟。“优质建筑供应链服务商”“优质供应商”、连续多年获得“四川省优质建筑工程物资集采单位”……当年那支“青涩”团队,逐渐破茧成蝶、华丽转身。 获评“优质建筑供应链服务商” 开疆拓土 当基础管理体系在实践中打磨得愈发坚实,贸易公司迅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如何跳出传统采购的框架,真正实现供应链的“赋能”与“增值”,成为团队新的课题。 2021年,集团公司“区域联采”战略的提出,为贸易公司打开了一扇战略级突破口。这项被称为集团“供应链管理提升”重要一环的改革,打破了传统采购的地域壁垒和信息孤岛,通过资源整合和规模采购,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能够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稳定性。而贸易公司凭借四年来积累的标准化采购流程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接过了“集团区域联采钢筋、水泥牵头单位”的重任。 “这可不是简单的‘团购拼单’,而是要重塑川渝区域钢筋和成渝地区水泥的采购模式。”市场发展部负责人说道。推行“区域联采”前期,一些钢厂、水泥厂面对全新的采购模式存在抵触情绪,推进难度远超预期。为摸清川渝地区钢筋、水泥的价格、说服更多的厂家参与到“区域联采”中来,贸易公司市场发展部、物资采购部的同事们跑遍了川渝地区所有的钢厂、水泥厂,向他们介绍“区域联采”的优势和好处,也阐明了这种采购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最终,这份专业与诚意打动了多数厂家,为“区域联采”在川渝、成渝地区的落地筑牢了合作根基。 除此之外,贸易公司党委通过党建联学联建的方式,与水电五局物资分公司、重庆玖池物贸公司,搭建起了业务沟通的桥梁,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党建引领下,各方业务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区域联采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不到一年,贸易公司的“川渝地区区域联采钢筋”“成渝地区区域联采水泥”已成为集团“供应链管理提升”的标杆案例。但贸易公司的脚步并未停歇——他们把钢筋区域联采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华中、华南地区,同时又马不停蹄地启动“钢绞线、电缆、混凝土外加剂等”品类的框采攻坚。 而今,贸易公司已实现华中、华东、西北区域联采市场的战略性突破,一张覆盖全国的联采供应网络正加速织就。业务版图也从电子商城延伸至租赁服务,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新跨越,为水电七局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 智链未来 在贸易公司的“全周期”供应链打造上,物流始终是最具象的“血脉”——它连接着供应商的仓库与项目现场,承载着钢筋、水泥、电缆等大宗物资的流转,更决定着各项目的进度与成本。 当传统物流模式在效率、成本、透明度上的瓶颈日益凸显,贸易公司用一场“物流革命”,重新定义大宗物品配送方式。贸易公司创新打造了集“开放、共享、智能”于一体的网络货运平台——“中水电智运”,通过整合各个物流公司资源,实现运输价格对比与物流信息动态的实时监测,在确保货品能安全、准时到达项目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满意度。 “你看,我们以供应商的物流价为参考,通过在平台竞标的方式,邀请更多的物流公司参与进来。这样一来,物流公司之间就会形成竞争,促使他们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为项目节省了大量的物流成本。”物流配送部的同事指着电脑屏幕说道。自2025年5月上线以来,短短五个月里,中水电智云平台已完成了50余家承运商注册入库,初步具备西南区域大宗物资物流服务能力。 同时,平台还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动态实时检测,如同一双“千里眼”,让物流过程变得透明。项目和供应商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随时通过平台查询货物的运输状态,包括货物的精确位置、运输进度、预计到达时间等详细信息,大大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平台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物流信用评价体系”,对承运商的服务质量、准时率、货物完好率等进行全方位评估。“就像网购时的买家评价一样,”物流配送部笑着比喻道,“服务差的自然就被淘汰了。” 当数字技术与传统物流深度融合,当创新思维破解行业痛点,贸易公司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更为整个建筑行业的供应链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智运方案”。 从破茧到拓疆,从传统到创新,站在水电七局六十华诞的历史节点回望,贸易公司的每一步,都与七局的高质量发展脉搏同频共振。站在新起点,贸易公司也将与七局同心同向、共赴山海。(责任编辑 黄琪) “中水智运平台”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