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七局构建巡察联动贯通新格局 |
|
|
|
|
“关于这几家供应商的资质,我们从招标文件源头再核对一遍会更稳妥。”在水电七局某项目部的会议室里,审计人员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向巡察和纪检的同事提出建议。 这样的联合“会诊”,正是水电七局构建“五联三通四维”巡察新格局的日常缩影,也推动公司监督体系发生了一场深刻变革。 面对项目点多面广、监督易存盲区的挑战,水电七局党委紧扣集团公司“联动贯通工程”主线,系统构建起以“五联”夯基固本、“三通”破壁清障、“四维”提质增效的监督新机制,通过推动巡察、纪检、审计、职能监管等力量深度融合,彻底打破传统模式,打造出目标同向、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监督共同体,不仅有效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监督动能。 “五联”聚力,打出监督协同“组合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统筹推进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水电七局党委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指示,坚持系统思维,在体系、模式、资源、成果、队伍五个方面协同发力,为巡察联动贯通提供制度支撑与实践路径,推动各类监督力量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联体系,压实政治责任。创新制定《纪巡审监督联动工作实施办法》《巡察工作上下联动实施办法》,构建四级责任体系,强化制度支撑。公司党委书记主持召开7次会议,全面传达要求、细化部署、总结进展。细化分解“联动贯通工程”42项任务清单,实行节点化管控,目前已完成38项,整体进度已达90.5%。 联模式,拓宽监督覆盖。针对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特点,灵活运用常规巡、提级巡、交叉巡、授权巡、同步巡等多元模式,党的二十大以来,累计完成16家二级单位及106个项目党支部巡察,二级单位党委巡察任期覆盖率达76.2%,重点项目任期覆盖率达79.8%。 联资源,整合监督力量。巡察办牵头召开会商会,制定联合监督计划,目前已对3家单位开展纪巡审监督联动、1家单位项目联合巡查、3家单位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减少两级监督主体同年度内对同单位的进驻检查10次,一位项目经理表示:“现在几家联合检查,一次进场,确实为我们减轻了迎检压力,我们能更专注于整改”。 联成果,强化创新驱动。结合历次监督检查经验,持续更新升级巡察工作方案、手册、纪实清单等,明确常规巡察、项目巡察、交叉互巡等场景272项监督重点,补充完善《巡察组与被巡察党组织书记沟通会议记录》等5类关键模板,同时搭建集成150项核心制度的巡察知识库,支持关键词智能检索与快速调取,提升监督精准性。 联队伍,建强监督铁军。动态更新巡察人才库,目前涵盖党建、纪检、审计、财务、工程等领域163名干部,持续选派人员参与巡视巡察工作,每轮巡察前开展专题培训,推动二级单位纪委书记作为巡察副组长全程参与、列席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实战锤炼提升能力,带动提升各级巡察水平。 “三通”破壁,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水电七局党委围绕项目投资运营、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关键领域,推动巡察监督纵向、横向、内外“三通”联动,实现监督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的升级,让监督更精准、更有力。 纵向贯通,上下联动直达基层。公司党委通过提级巡察、公司与分局同步巡察、分局间交叉互巡等方式,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穿透力,例如在组织项目交叉互巡过程中,发现某项目长期未完成目标成本测算,暴露出前期经营策划短板。此类“外来”视角有效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助力公司整体发现问题数量同比提升20%;对4家二级单位“示范类”联系点,加强跟踪督导,联系点单位平均整改完成率高于其他单位15%。 横向贯通,监督融合同向发力。如组建常规巡察组,公司总部安全、财务资金、经营管理、设备物资等领域专员参加现场进驻检查。如纪巡审监督联动,采用“巡察找问题、审计核数据、纪检追责任”模式,公司党委组建联合工作组,由巡察组组长牵头,会同审计小组、交叉互巡组组长,进行信息互通、重点共商,确保联动监督既不遗漏关键环节,又不陷入忙乱无序,还能聚焦问题“线头”开展深层次挖掘。 内外贯通,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对内,巡察、审计及其他部门进行系统授课,提供责任制考核、专项检查、信访件或法律诉讼及加强监督检查的意见建议,帮助检查组“瞄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同时打通财务共享、智慧党建等系统数据接口,为巡察组开通查询权限,实现数据实时调取。对外,除了张贴公告、发布邮箱地址等,还将分包商负责人纳入巡察谈话对象,目前共计开展9人次谈话,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 “四维”闭环,淬炼整改提升“硬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巡视整改是试金石。水电七局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系统构建“党委统领、纪委督导、部门协同、评估问效”四维联动机制,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强化党委高位推动。2024年以来,党委书记在巡察领导小组会议上精准点人点事82项,强调“基层问题顶层解”的思维;相关班子成员出席分管单位反馈会16次,靠前指导、直接督办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整改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突出纪委全程督导。纪委督导11家单位召开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推动问题真认领、真反思;建立整改监督责任定期汇报机制,每半年在联席会上听取履职情况,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创建多维协同审核平台,实施多部门联审,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实现整改进度实时跟踪、超期自动预警,2024年共提出审核意见513条,否决了整改事项88个,坚决杜绝敷衍应付和选择性整改。 强化部门协同共治。每年通报巡察发现的典型共性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开展设备物资合规自查、劳务派遣用工专项调研、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出台《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实现“解决一个问题、规范一个领域”。 做实评估问效闭环。构建提级评估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评估机制,除对公司党委巡察整改情况进行整改评估,还组建评估组对3个党组织开展提级巡视整改评估、对2个党支部开展巡察整改提级评估,并对整改评估不合格的某项目党支部予以通报批评,形成“评估-预警-问责-提升”闭环,有效传导整改压力,确保问题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实现举一反三、系统整改、全面整改。(责任编辑 黄琪) |
|
|
|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