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重点报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项目:追“新”逐“数”

发布日期:2024-04-23   信息来源:五分局   作者:罗蕾   字号:[ ]

在水电七局重庆轨道交通管片构件配套项目(以下简称重庆项目),“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工厂”是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更是一种承诺。

重庆项目一鼓作气,将顶置式拌和站、数字式远程料位监测、混凝土智能输送和无线控制、生产线智能中央集成系统等通通上线。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集团内首次应用的管片生产新工艺——“先进先出”独立窑柔性生产线工艺,为项目打造智慧工厂“添砖加瓦”。

“今日计划完成:1.8米管片20环,1.5米管片10环,1.2米管片2环。”负责生产线的陈师傅根据管片库存,安排每日生产计划。生产高峰期保证管片产量,满足不同型号管片生产需求,也随独立窑柔性生产线的安装而实现。

该生产线布置13个养护窑,每个养护窑可放置1套1200-2000管片,实现管片成环生产,管片养护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生产线运行不受模具数量限制,可灵活投入1-15套模具,适应重庆市场不同外径管片及轨道板等多种产品的实际情况,各类产品可混线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及生产效率,确保同环每块管片和同型号轨道板蒸养时间一致,又能满足不同种类产品蒸养总时长不一致的差异化需求,保证更高质量标准。

进入生产车间,眼前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像集装箱似的“小房子”整齐划一地横向排列,这是该生产线的一大特点——独立养护窑。待管片经历模具清理、喷涂脱模剂、安装钢筋笼、安装预埋件、混凝土浇筑、粗抹面、精抹面、静停、覆盖塑料薄膜、静停工序后,将进入独立窑中进行“高级定制”。

“注意时间温度控制曲线,打开喷淋,关注窑内湿度。”试验室老师傅正根据中控系统给予操作人员管片蒸养建议。

独立窑的出现,大幅度降低养护过程中的热能损失,且时间及温湿度的精准控制,减少混凝土裂纹几率,提升管片质量得。

独立窑两边,各有一台“小黄车”,那是运送模具出入的子母车,它们的存在生动诠释着“先进先出”的工艺精髓。当管片静停工序完成后,随着警铃声的响起,小黄车依次将模具送入“桑拿房”,经过升温、恒温、降温后,由另一台小黄车将其送出完成脱模,进入水养池静置养护。

此外,子母平移车推进系统,实现模具在生产线各个工序上稳定、可靠地移动。保证推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传统生产线中模具因轮子损坏而导致的脱轨风险,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运用,是智能制造具象化的体现。通过这一系统,严格执行生产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完成混凝土的准确配合比,把握浇筑振捣时间,控制模具及出入模子母车的精准定位和高效周转,自动化推进生产工序,提高管片质量及生产效率。

以“新”提“质”,以“质”催新,发展新动能的增强伴随着新优势的构建。

截至目前,重庆项目已生产管片9069环,成功拿下集团外订单——大渡口110千伏柏敖线7号至19号等线路迁改工程TBM管片生产供应。

负责人陈耀表示:“加强科技创新,必须打通创新与应用的‘任督二脉’,以新工艺、新技术构筑产品力,下一步还将积极探索数字孪生虚拟工厂,搭建5G平台。”(责任编辑 黄琪)


独立窑柔性生产线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