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园地

轮训三部曲

发布日期:2021-06-10   信息来源:安装分局   作者:赵小阳   字号:[ ]

从师学艺为期一个月的轮训,结束了,交了一些朋友,做了几件小事,学了一些技能,悟了几分道理,写了一篇心得。

十几天的耳提面命,手把手的教学指导,对于新闻宣传工作,也有了切身的体会,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不经过学习,往往就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拍照惊魂

办公桌前,随着最后一张照片预览结束,他脸色铁青,手指尖不停的敲击着桌面来掩饰内心的忐忑,半晌,他又重新翻看了一遍照片,想要找出几张勉强看得过眼的,用于稿件配图。

稍时,“呼”他长出了一口气,手指轻点鼠标,随即将桌面的照片,打包、删除。叹道:“拍照,还是有点东西哦!” 

轮训期间,听说外单位到访,老师安排我去跟拍照片,我欣然答应,不说信心百倍,那至少也得是胸有成竹,因为事先还踩了点,演了习,哪个点位最好,哪个地方开闪光,已经了然于心,按按快门,这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导演就位,主角登场,谁料想这镜头没有NG。

从第一个点位开始,我就有些蒙了,这不对啊?怎么和演习的时候不一样啊?他们怎么不站在中间啊?怎么没有看镜头啊?那一刻我仿佛化身十万个为什么,越照越担心,手心都冒汗了,这样的照片怎么拿得出手?我这个门外汉都看不过眼,更何况其他人呢!

现场跟拍照片,精彩镜头往往一闪而过,错过了,再难复制,整个跟拍过程不到10分钟,自己拍了差不多100张照片,看着自己拍的这些反面教材,构图不协调、光线太暗、聚焦不够、重点未突出……我有些哭笑不得,思考着该怎么补救。

“这个新闻稿只需要一张会议照片”,此刻俊老师的声音宛若天籁,将我这只热锅上的蚂蚁搭救了上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会议照片专门找老师讨教,这一次万不可掉链子,找好角度,开闪光,踮脚,对焦,屏息,等人物状态达到最好的一瞬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食指轻按,“咔咔咔”,浏览了一下,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就是它了”。

得到俊老师的首肯,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不得不说,这拍照,像是拍出了好莱坞大片的感觉,惊险刺激、跌宕起伏,没个技术,还真是不好操作。

编辑费神

原本以为这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找找错别字,改改病句,看看结构形式。可亲身体验了一番后,发觉要想做好一件事,不付出努力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有令人焦头烂额的瞬间,也有让人陷入深思的时候,花费了时间,收获了更多。

刚开始拿到稿子的时候,心里是十分没有底气的,以前都是写,第一次对稿件作出自己的思考,不敢轻易的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但还是拿起稿件认真的浏览了一遍,大概了解了作者的思维和基本观点之后,才开始对逐个字词、句子仔细斟酌,想到自己修改的文章最后会在网站上发出来,不敢有丝毫怠慢,更觉得要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来完成文字编辑工作,工作虽小,却表达了对读者的尊重,对于作者稍欠考虑的词句作出了修改,标点符号根据作者的理解也做了稍稍改动,本着小修小补的原则,进一步将文章完善,整篇文章的篇幅结构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标准使得文章看起来更加清晰明确。

文字编辑工作的完成,技巧是一个小方面,最重要的是细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做不好的只有不想做的,从字词斟酌,到结构调整,编辑加工工作是一个细致活,可以用费神两个字来形容,来不得半点马虎,唯有细心才能发现书稿中隐藏的问题和错误。有些形似字或同音字较难把握,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修辞和逻辑错误以及知识性错误,若不认真仔细地推敲和分析很难发现。

遇到难改的稿子,来来回回可能需要好几遍,才能达到挂网的标准,每一篇发出来的稿子不能说是千锤百炼,那至少也是苦心孤诣。

采访劳心

采访是个充满惊喜的工作,也是个需要耐心的工作。你不知道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故事,只有慢慢去引导,去挖掘,仔细聆听,当然,采访对象可能因为年龄、经历的不同,有些事情上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这就需要去耐心求证,询问。

6月4日,去采访一位88岁的抗美援朝退伍老兵,时间有限,我们要尽可能的挖掘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一开始便把此行的采访目的和内容直截了当的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清楚自己的采访意图,以便配合;采访过程中,老人的情绪高涨,很激动,尤其是在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涯时,往往会展开很多,重复讲述,甚至会离题很远,谈起许多与主题相关甚少的事情,此时需要我们巧妙的把话题拉回来,按照事先准备的问题,需要深入挖掘的点有意的去引导,去深入了解。

采访大多在一线现场进行,双方时间都比较紧张,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信息,把握好方式方法很重要,事先结合采访对象的工作、经历斟酌好自己想要挖掘的点和问题,这样才能在采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问题具体,对方才好回答,才能讲出细节。比如进行一个项目一线人物专访,如果张口就问:“请问,你觉得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他可能一时难以回答,或者回答的很简单,难以挖掘到背后生动的故事,无法让采访的进一步深入,甚至陷入尬聊。

深挖细节。细节有时表现在动作上,有时表现在语言上,有时表现在表情上,采访时要抓住细节多提一些问题,比如时间、地点、人数、当时的情景等等都是一些关键词,甚至可以请采访对象把当时的情景重新表演一番。

另外,尽可能多的去挖掘采访对象背后的故事,在成稿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侧重的进行渲染,筛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管是拍照、还是写作,多用心去写,去练,相信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责任编辑 李俊敏)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