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客专,这是一条中国“五纵五横” 高速铁路网主骨架横向通道;
沪昆客专,这是一条贵州人民翘首以待的富民路;
沪昆客专,这是一条中国水电人纵深挺进铁路市场的品牌路。
——题记
沪昆客专贵州段是我国首次在西南高原山地地区建设的高标准客运专线,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点多,质量控制难,安全风险大,能参与建设,对每一个建设单位都是一种崇高的荣誉。
2010年9月3号,中国水电七局集结京沪高铁、南广铁路、包西铁路参建将士之精华,跑步进场,承建沪昆客专贵州段I标段。该标段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玉屏县境内,起迄里程DK419+530~DK454+588,正线长度35.058公里。
自进场以来,他们迅速成立工程指挥部,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严格按照沪昆客专贵州公司各项管理要求,以推进项目标准化管理为主线,以管理制度达标、职能职权达标、人员素质达标、考核分配达标等为主要内容,在前期准备、临建建设、前期施工中,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2010年在业主组织的年终信用评价在十三家施工单位中排名靠前,而2011年的首次信用评价中,他们在质量安全管理、合同履约、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以及内业资料管理水平稳中有升,在工艺工法、实体质量控制等方面又有长足进步,取得全线综合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理念先行 明理谋势
中国水电七局沪昆客专指挥部认真落实沪昆客专贵州公司提出的“创新、精品、绿色、和谐”的管理理念,坚持“把临时工程按永久工程来施工”、“干就达标准,建就建精品”和“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达标准”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和自身管理特点,高标准起步,快速度启动,全标段展开,全方位突破,在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的鼎力支持下,施工生产初步形成了多点开花,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按照技术经营、施工环境、标准化施工推进、成本控制四大模块体系运作。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架构中实现了各个层面、各业务模块,全方位、立体式的高标准配置,设置了指挥部—项目部—架子队三个层级的管理机构。
成立标准化管理组织机构,分工明确。指挥部成立了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指挥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按照铁道部、沪昆客运专线贵州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并结合自身有关标准化文件的要求,全力抓好标准化管理工作,并对各部门明确分工,定人定责,层层分解,逐层落实至工地现场。
在施行标准化管理中,将企业贯标工作与项目标准化管理结合起来,以现场管理标准化为重点,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制定涉及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文明施工等内容的现场管理标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从而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以各种活动形式宣传培训。
建章立制,强化施工生产的制度保障。按照标准化建设纲要,以“六位一体”为核心,建立起了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施工现场、技术、质量、安全、物资设备等管理制度,将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度、目标、责任逐条逐项对号入座,落实到各部门、各项目部、各架子队、各班组和每一个岗位上,形成自上而下、层层相扣的项目标准化建设体系,制定各种制度、规定办法共计90多个。
高标准人才配备,汇聚各路精英。一时间,京沪高铁、南广铁路、包西铁路等有经验的精英汇聚,具备丰富的铁路建设工作经验,通过内部转行培养、引进外部成熟人才、新招铁路专业学生等多种途径,拥有了一大批适应铁路施工行业规则与文化、具有较高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累计进场人员共计3509人,其中管理人员260人,技术人员250人,劳务人员2999人。

标准化营地建设
掌握标准 运用标准
临建施工就象主旋律的前奏,必须先声夺人。善奕者谋势,指挥部把Ⅰ标看作一盘棋,进场之初就把沪昆会战定位为谋势之战。大力推行施工准备工作标准化建设,明确标准化工地建设目标,做好标准化工地建设的规划,从项目前期的策划,实施前的规划设计,对拌合站建设、试验室建设、生活区及炸药库等临建工程标准化建设,初步尝到甜头。
指挥部指挥长但东认为,铁路建设在高速推进中有两大武器:标准化与架子队建设,我们正在这里下大工夫。
多种方式宣贯标准化管理工作。指挥部进场伊始就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使各级管理人员认识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内涵,明白管理制度和人员配备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是标准化管理的重点,建设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作业是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环保、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管理目标是标准化管理的目的。利用晚上时间培训成为常态,铁路标准化征文大赛、现场观摩等多种有效形式同时展开,学标准用标准蔚然成风。

标准化培训
指挥部以标准化组建专业架子队。加强队伍建设,从教育培训入手,从人员培训入手,落实人员配备标准化的要求。目前共组建15个架子队,架子队按照“1152”的要求设置了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试验员、领工员、工班长等配齐配强“九大员”,建立了规范的劳务工班,均具有相应技能的正式职工担任,各级机构有明确的发分工和职责,各级岗位人员均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上岗。

标准化施工——承台钢筋绑扎
标准化建设初结硕果。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不断强化全员的安全、质量教育,施工中绝不以牺牲安全、质量来促进度,而是用科学的手段来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
以工厂化为推手,中心试验室顺利通过业主验收,此为沪昆客专贵州段东段第一个、全线第二个通过验收的中心试验室;一号混凝土集中拌和站通过验收,成为沪昆客专贵州段东段第二座、全线第四座通过验收的混凝土集中拌合站。

整洁的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以道唯 载道而行
指挥部坚持征地拆迁工作率先前行,以征地促施工生产局面的打开,及时解决了坟墓迁移、房屋拆迁安置点、弃渣场选址、使用农村既有道路等诸多问题。
截至2011年3月10日,沪昆客专贵州段1标35.058千米正线征地清点丈量任务已完成,红线用地开累丈量清点完成1832.915亩,移交用地1228.669亩;弃渣场用地开累丈量清点完成579.292亩,移交用地579.292亩;房屋拆迁开累丈量清点完成约52000平方米,实施拆迁7820 平方米;坟墓拆迁开累清点1367座,已完成拆迁1002座,为工程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指挥部主动加强与沿线各级地方政府的沟通,把路地共建的着力点放在为当地发展服务上、为新农村建设奉献上、为当地老百姓谋福祉上,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建设环境。
结合地方发展规划,玉屏制梁场进场道路原规划于铁路建成后地方规划的连接线相距不远,经协商将进场道路方案进行调整,既满足了施工需要也为地方留下一条有实际价值的致富之路。万家庄隧道出口、南门坡隧道进口、飞凤坡隧道出口、屯坡隧道进口弃渣场选址,考虑到今后地方规划民族风情园、轻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积极协调业主、设计、监理等有关各方,调整原设计方案改址满足地方发展要求。各架子队利用修建施工便道之机,因地制宜,帮助沿线的乡镇、村组村民整修通行道理,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出行。进场以来,指挥部共拓宽和新建公路十多公里,提高了公路标准,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在玉屏制梁场的建设中,为地方政府修建2.7公里长、12米宽的路基。
2011年,沪昆客专将掀起大干快上的新高潮。中国水电七局沪昆客专工程指挥部将进一步以标准化建设为支点,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强化细节,在与各路建设大军同台竞技中不断超越,为中国水电在高速铁路市场赢得荣誉!(责任编辑 牟善铸)
|